江汉朝宗第一门,擎天老树碧璘珣。
乾坤设此宁无意?鬼物因之遂有神。
一曲湖山知几劫?千年风致属何人?
渊明老矣遗祠在,他日归来愿卜邻。
江汉朝宗第一门,擎天老树碧璘珣。
乾坤设此宁无意?鬼物因之遂有神。
一曲湖山知几劫?千年风致属何人?
渊明老矣遗祠在,他日归来愿卜邻。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所作的《彭泽》,描绘了江汉交汇处的壮丽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陶渊明的敬仰之情。首句"江汉朝宗第一门"形象地展现了长江和汉水汇流的壮观,犹如天地间的门户。"擎天老树碧璘珣"则以老树象征古老而坚韧的精神,其碧绿的颜色增添了生机。
诗人接着提出疑问:"乾坤设此宁无意?鬼物因之遂有神",暗示这样的自然奇观似乎蕴含着天地造化的深意,连鬼神也为之增色。"一曲湖山知几劫?千年风致属何人",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湖光山色历经无数劫难,而那些风雅之事已成过往。
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陶渊明,"渊明老矣遗祠在",表达了对这位隐逸诗人的怀念,他的祠堂依然存在,仿佛在呼唤后人的敬仰。"他日归来愿卜邻",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陶渊明这样的高士为邻的心愿,流露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对彭泽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绛阙春回近,先放玉堂梅。
当时产此人杰,天岂偶然哉。
吾道以为元气,学者仰如北斗,聊复振儒台。
来岁紫微阁,阊阖看天开。七旬老,千里路,为公来。
二十年前,绣衣曾奉紫霞杯。
今对湖光山翠,喜有碧桃玉藕,寿酒得重陪。
明日赋归去,回首望蓬莱。
国子先生,博带峨冠,胡为此行。
正蛮烟瘴雾,远趋象郡,祥云瑞霭,近别龙庭。
率土之滨,际天所覆,何处而令不太平。
安南者,彼地方多少,敢抗吾衡。一封天诏丁宁。
要老子胸中百万兵。
看健如马援,精神矍铄,辨如陆贾,谈舌纵横。
奉职称藩,功成事定,更放文星分外明。
归来尽,不妨诗笔,颠倒南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