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马鞍鞯破,佣奴糗茹陈。
不为终老计,犹作远行身。
惶惑逢岐路,迟留俟过人。
经时无可问,极目尽荆榛。
倦马鞍鞯破,佣奴糗茹陈。
不为终老计,犹作远行身。
惶惑逢岐路,迟留俟过人。
经时无可问,极目尽荆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路上的凄凉景象与心境。"倦马鞍鞯破,佣奴糗茹陈"表明旅途的艰辛和物资的缺乏,连马鞍都破损了,而佣奴(仆人)也在收集路边的野菜以充饥。"不为终老计,犹作远行身"则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坚持,不为将至的暮年考虑,却仍然选择继续这场远离家乡的旅程。
"惶惑逢岐路,迟留俟过人"中的“岐路”可能是指岐山之路,这里的“惶惑”表现了诗人面对未知前路时的迷茫与不安,同时也在等待着他人的经过以获得信息或寻求同行。接着的"经时无可问,极目尽荆榛"则是说,在这个时代没有可以询问的人,只能眼望着四周尽是荆棘之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荒芜。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刻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