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得禅心事事休,满将风月载扁舟。
已穷海水不到处,又访云山欲尽头。
烨烨紫芝铺晓露,飞飞红叶点深秋。
人间境界知多少,更许浮生几度游。
游得禅心事事休,满将风月载扁舟。
已穷海水不到处,又访云山欲尽头。
烨烨紫芝铺晓露,飞飞红叶点深秋。
人间境界知多少,更许浮生几度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者在自然中寻求禅悟与解脱的过程。诗人以“游得禅心事事休”开篇,表明了自己在旅途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抛却了世俗的烦恼。接着,“满将风月载扁舟”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以自然为伴,以舟为家,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美的向往。
“已穷海水不到处,又访云山欲尽头”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探索未知、追求极致的精神。他不仅深入大海之底,更是攀登高山之巅,寓意着对生命意义和宇宙奥秘的不懈探索。
“烨烨紫芝铺晓露,飞飞红叶点深秋”描绘了诗人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紫芝在晨光中闪烁,红叶在秋风中飘落,这些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多彩。
最后,“人间境界知多少,更许浮生几度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而多变的感慨,以及对不断探索与体验生活的渴望。他意识到人生的种种境遇复杂多变,但仍然愿意继续游历,体验不同的人生阶段,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美、生命意义的追求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日丽风暄,暗催春去,春尚留恋。
香褪花梢,苔侵柳径,密幄清阴展。
海棠零乱,梨花淡伫,初听闹空莺燕。
有轻盈、妍姿靓态,缓步阆风仙苑。
绿丛红萼,芳鲜柔媚,约略试妆深浅。
细叶来禽,长梢戏蝶,簇簇枝头见。
酡颜真发,春愁无力,困倚画屏娇软。
只应怕、风欺雨横,落红万点。
正金风零露,玉宇生凉,晚秋天气。
华渚流虹,应生商佳瑞。
电绕神枢,庆绵宗社,御宝图宸极。
脱屐尘凡,游心淡泊,逍遥物外。
圣子神孙,祖皇文母,上接三宫,下通五世。
至盛难名。
亘古今无比。
诞节重明,燕乐和气。
动普天均被。
寿祝南山,尊倾北海,臣邻欢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