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生还吉水》
《送陈生还吉水》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家住文江头,东望秦淮涘。

恋恋父子情,迢迢隔山水。

粤昔奉父母,留侍大母居。

重闱供甘旨,旦夕承婉愉。

久违父膝下,仰慕闻诗礼。

况乃大母心,惓惓念行子。

北地困远涉,风霜多苦颜。

幸复荷荣宠,何时见斓斑。

昨者促我来,令我慰羁旅。

腊月达京城,升堂拜父母。

我父见子来,惊起还悲叹。

别时汝总角,汝今已胜冠。

我母见子来,怜我克孝敬。

念我涉苦辛,问我行久近。

各言问大母,大母今寿康。

听荅未及已,零泪沾衣裳。

我留侍父母,蔼蔼天伦乐。

诲语日殷勤,离怀顿舒豁。

舒怀未几许,我父呼我言。

父母喜汝来,大母傒汝旋。

我未报国恩,养亲诚赖汝。

事父汝日长,遄归勿辞苦。

拜跪受父教,黾勉惟敬承。

晨起别高堂,扬舲复南征。

维时二月初,春风动杨柳。

父执书赠言,朋游劝行酒。

人生尚孝行,子归重操脩。

矧子英妙年,勉学循嘉猷。

而翁我同朝,且复同乡郡。

何以赠子行,努力崇令问。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陈生还吉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家庭亲情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思念与关怀。

诗中开篇“家住文江头,东望秦淮涘”,以景物描写起笔,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氛围。接着,“恋恋父子情,迢迢隔山水”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父亲的深情思念,以及因地理阻隔而产生的无奈与哀愁。

“粤昔奉父母,留侍大母居”描述了诗人过去侍奉父母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重闱供甘旨,旦夕承婉愉”则进一步强调了家庭生活的幸福与满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违父膝下,仰慕闻诗礼”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未能与父亲亲近而产生的遗憾与渴望学习父亲的教诲之情。

“北地困远涉,风霜多苦颜”描绘了诗人远行北地的艰辛与疲惫,而“幸复荷荣宠,何时见斑斓”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得到父母宠爱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团聚时刻的渴望。

“昨者促我来,令我慰羁旅”写出了家人对诗人的关心与期盼,诗人得以在腊月回到京城,与父母团聚,这一场景充满了温暖与感动。诗人在父母面前的惊喜与感慨,以及对母亲的感激与对自身孝行的自省,都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

“我留侍父母,蔼蔼天伦乐”描绘了诗人留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父母的教诲与关爱,让诗人的离愁得以缓解,心情变得舒畅。

最后,“何以赠子行,努力崇令问”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的陈生的祝福与期望,希望他能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名声与品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家庭亲情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思念与关怀,以及对家庭和谐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兄弟约芝山共学未暇辱以诗督之因次元韵

弟兄相寄玉为音,洗尽尘埃一寸心。

欲以蚊虻看势利,能将珠璧现光阴。

雅游潇洒知难废,故约迟留惜未寻。

北望灵芝山在处,暮云回合碧沈沈。

(0)

送郭知章宰浮梁·其一

万室喁喁望已深,临流不敢重分襟。

闾阎早觉春风到,岩谷遥思昼日临。

制御古非无至策,爱调人自有良心。

笑言已得公才敏,侧耳风前听好音。

(0)

送子开侍郎出守徐州

彭城事事似南都,顷岁曾分刺史符。

吏治甚惭前有召,民谣更愧昔无襦。

最思凤沼凤凰集,还见雁池鸿雁孤。

万事我今无一乐,扁舟归梦满江湖。

(0)

途中久雨

我征徂西今复东,分明身世如飘蓬。

岁华便是百年半,日气恰当三伏中。

山谷无情频送雨,园林何事急招风。

浮生所遇皆知分,未用纷纷论色空。

(0)

吴园杂咏十九首·其十澡雪亭

尘土能污人,譬如衣匪浣。

窥临得清旷,其去已大半。

不必濯沧浪,神明自还观。

(0)

李公择山房·其二

松篁入路水溅溅,自是庐山小洞天。

尽道秀才心好静,谁知风骨是真仙。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