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久雨》
《途中久雨》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我征徂西今复东,分明身世如飘蓬。

岁华便是百年半,日气恰当三伏中。

山谷无情频送雨,园林何事急招风。

浮生所遇皆知分,未用纷纷论色空。

(0)
鉴赏

这首诗《途中久雨》由宋代诗人彭汝砺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旅途中遭遇长时间雨水的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句“我征徂西今复东”,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描述了自己从西地出发,如今又返回东方的旅程,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变化无常。接着,“分明身世如飘蓬”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形象地表达了漂泊不定、无所归宿的孤独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岁华便是百年半,日气正当三伏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与时间的流转。诗人感叹岁月如同过客,转瞬即逝,而正值酷暑三伏天,炎热难耐,暗喻人生的艰辛与不易。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深切体会。

“山谷无情频送雨,园林何事急招风”则转向对自然界的描绘。山谷似乎对人的遭遇无动于衷,频繁降下雨水;而园林却似乎有意招引狂风,两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不解与感慨。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浮生所遇皆知分,未用纷纷论色空”两句,诗人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他认为,人生的遭遇都是命中注定,无需过分纠结或争论其意义。这里的“色空”指的是佛教中的概念,意为事物的本质是空无的,不应执着于表面现象。诗人通过这一观点,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综上所述,《途中久雨》不仅描绘了诗人行旅中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洞察力。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示端推单普

我是瘴岭跕,谁为青田真。

若使新羽燕,老鹰安得亲。

君行何方来,袖有三吴云。

访予堕珠玉,蛰户开青春。

无以答嘉赠,深衷宜重陈。

仲尼且待贾,至宝宜贵珍。

(0)

和杨秀才二首·其一

林下何所乐,放怀天地中。

青山供客眼,明月与君同。

静听蕉窗雨,閒披芰沼风。

未忘蒿目意,时一梦周公。

(0)

早发

早发六七里,前途曙未分。

渔舟依岸立,水碓隔溪闻。

独树支残月,空山半白云。

清晨那可驻,日出又如焚。

(0)

偶得

挑灯伴寒夜,兀坐竹炉边。

赤脚知吟苦,时将山茗煎。

(0)

还赵靖轩吟卷

借得君诗在案头,篝灯夜夜看银钩。

苦吟暗数秋更尽,何处笛声人倚楼。

(0)

四时月·其一

春月如处女,皎皎暮云间。

婵娟不自衒,欲见乃许难。

春云多变态,玉貌长端端。

封姨扫尘匣,略与幽人看。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