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天黑,旌旗照地红。
秋风破茅屋,愁杀杜陵翁。
烽火连天黑,旌旗照地红。
秋风破茅屋,愁杀杜陵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中凄凉的画面。"烽火连天黑"写出了战火弥漫,夜晚也因烽烟而显得阴暗,展现了战事的紧张与激烈。"旌旗照地红"则象征着战争中的旗帜鲜明,但同时也映衬出战争带来的血腥和悲壮。
"秋风破茅屋"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艰苦,秋风无情地吹过,简陋的茅屋难以抵挡,暗示了主人公生活的贫困和动荡。"愁杀杜陵翁"直抒胸臆,表达了杜陵翁(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代指一位老者)面对此情此景的深深忧虑和无尽愁苦。
整体来看,这首《愁》通过战争场景和自然环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个人哀愁,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李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富有感染力。
老夫久客三湘水,归来喜食江南鲚。
白云犹识旧山川,青眼多惭老兄弟。
当时亲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梦寐。
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与君相际。
高堂老人八十一,不间衰微论末契。
招我卜宅居其旁,自顾麋鹿何由系。
春风引我齐山行,穿云踏石构巢橧。
相见常无一樽酒,山中枯淡令人憎。
凉风未至正苦热,君忽佩印临南陵。
南陵相去五舍近,马蹄车辙常相仍。
安舆綵衣得荣养,况有大舸如飞鹏。
步上南山一延首,江风浩浩云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