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中百炼金,宝奁疑是月华沉。
争如圣后无私鉴,明照人间万善心。
扬子江中百炼金,宝奁疑是月华沉。
争如圣后无私鉴,明照人间万善心。
这首诗以“扬子江中百炼金”开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江水比作经过百炼的黄金,寓意着纯净与珍贵。接着,“宝奁疑是月华沉”一句,将宝镜比作沉入深水中的月光,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神秘与美丽。通过这两句,诗人巧妙地构建了一个静谧而富有想象空间的画面。
接下来的“争如圣后无私鉴”,则转向了对理想君主的赞美,将“圣后”的无私比作无暇的镜子,意味着她能公正无私地审视世间万物,如同镜子般映照出人们的善恶之心。最后,“明照人间万善心”表达了对这位理想君主的颂扬,认为她的光辉能够照亮人们内心的善良,引导人们向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更寄托了对理想君主的赞美和期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道德与理想的追求。
去年万里客,仰看秋云孤。
今年返南亩,颇复怀西湖。
今日果何日,淑气天四隅。
凭高送远目,风景未觉殊。
试问先生菊,何如朝士萸。
莫作去来想,渺渺同一区。
久客负邻里,置酒烦招呼。
起登舍畔山,山色定有无。
澹烟与晴日,醉眼相模糊。
我老腰脚顽,健倒须儿扶。
不似閒人立道傍,岂将老眼眩韶光。
沟塍绿涨春容润,篱落红披晓吹狂。
薄有生涯随处是,苦无心绪逐人忙。
西归官路成迁次,回指江湖似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