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黄花紫燕相追。杨低柳合露尘飞。
已见垂钩挂绿树。诚知淇水沾罗衣。
两童夹车问不已。五马城南犹未归。莺啼春欲驶。
无为空掩扉。
蝶黄花紫燕相追。杨低柳合露尘飞。
已见垂钩挂绿树。诚知淇水沾罗衣。
两童夹车问不已。五马城南犹未归。莺啼春欲驶。
无为空掩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生动景象和情感氛围。开篇“蝶黄花紫燕相追”以蝴蝶、花朵和燕子的活动,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杨低柳合露尘飞”通过杨柳低垂、露珠飘散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合,“已见垂钩挂绿树。诚知淇水沾罗衣。”通过垂钓者与淇水边女子的形象,暗示了春游中的浪漫情愫。
“两童夹车问不已。五马城南犹未归。”这两句通过儿童的活泼与马车的繁忙,侧面表现了春日出游的热闹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主人公留连忘返的情态。最后“莺啼春欲驶。无为空掩扉。”以黄莺的啼鸣预示着春光易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无为空掩扉”则流露出一种不愿结束、期待再次相聚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捕捉了春天的美丽与情感的细腻,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景和情感世界的独特感悟。
镜空翳奁。蘋外鹭立,微照溪馆。灯梦摇短。
暮凉晕入疏花透窗幔。到门涨满。
应恨未解,人事廊远。兰棹柔婉。
坐看浩渺沧波泛颓岸。
旧侣怅离索,静掩书帷添日线。
谁耐荡愁西风吹酒面。听暮笛沉沉,银漏催箭。
有情才见。记泪蜡纵横,诗思零乱。
水天宽、闹红仍展。
帆挂新蒲,背家山未远,又认吾庐。
琴尊双鹤管,风月一船租。南湖抛却换西湖。
廿年往来,天涯酒徒。鸥邻好,任占得、画桥闲住。
迟暮。成倦旅。孤棹冷烟,客燕栖何处。
柳影低门,杏梢深巷,花落可怜焦土。
无奈啼鹃,尚声声、隔江催唤人归去。
南屏钟,乱乡愁、满地秋雨。
枯槁形骸惟见耳,凋残鬓发只留须。
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