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旦值庚午,已有旱暵忧。
甲申与甲子,仍更雨不收。
岂惟主夏旱,还虑麦不收。
农占吁可畏,使我生春愁。
我今安静退,身外百无求。
止愿年谷熟,高枕卧林丘。
时时与亲友,尊酒相献酬。
天意今乃尔,一饱未易谋。
众人忧饿死,我能独乐不。
念此不成寐,中夜涕泗流。
无所用吾力,止望天赐休。
天不绝民命,会见大有秋。
岁旦值庚午,已有旱暵忧。
甲申与甲子,仍更雨不收。
岂惟主夏旱,还虑麦不收。
农占吁可畏,使我生春愁。
我今安静退,身外百无求。
止愿年谷熟,高枕卧林丘。
时时与亲友,尊酒相献酬。
天意今乃尔,一饱未易谋。
众人忧饿死,我能独乐不。
念此不成寐,中夜涕泗流。
无所用吾力,止望天赐休。
天不绝民命,会见大有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忧虑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开篇“岁旦值庚午,已有旱暵忧”直接点出了作者面临的困境,即在新的一年里遭遇了干旱之灾。而接下来的“甲申与甲子,仍更雨不收”则表明尽管时间过去,但雨水却未能如期而至,以解干旱。这两句交代出作者所处时代的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紧接着,“岂惟主夏旱,還虑麦不收”透露出作者对于农作物尤其是麦子的担忧,这不仅关乎农业生产,更关系到民众的生计。这里“吁可畏”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对未来的不安。
然而,在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时,作者却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我今安静退,身外百无求。止愿年谷熟,高枕卧林丘。”这两句诗表明了作者虽然内心有着深深的忧虑,但在行动上选择了退隐,不再过多参与世事,只希望岁月平和,庄稼丰收,而自己则能在自然中找到宁静。
接着,“时时与亲友,尊酒相献酬”一句,则是作者在这种退隐生活中的乐趣所在,他选择了与亲朋好友一起享受简单的欢聚,这种情感的交流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慰藉。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宁静和小确幸中,诗人也无法完全逃避现实世界的困扰,“天意今乃尔,一饱未易谋”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紧接着“众人忧饿死,我能独乐不”一句,则是作者对于自己能够享受简单的快乐而其他人却面临饥饿死亡的深切内疚。
最后,“念此不成寐,中夜涕泗流。无所用吾力,止望天赐休。天不绝民命,会见大有秋”则是作者在深夜难以入眠时,对于天灾人祸的无奈和对上天的祈愿,希望上天能够宽恕人类,结束这场旱灾,让人们能够看到一个丰收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述,以及作者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情感,那就是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农民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对于丰收的渴望。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门门走马徵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柏冬日。
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隤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