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支》
《荔支》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海外灵株自古今,江南江北绝相寻。

浓阴难覆胭脂色,锦质谁怜冰雪心。

近水似拚形影托,为园聊寄姓名深。

畏寒岂是安乡国,白草狼烟情不禁。

(0)
鉴赏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独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赞美。首先,“海外灵株自古今”,开篇即点出荔枝的稀有与古老,仿佛它自远古以来就存在于世,具有超凡脱俗之感。“江南江北绝相寻”,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生长地域的广泛性,无论是在江南还是江北,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展现出其生命力的顽强和适应力的强大。

接着,“浓阴难覆胭脂色,锦质谁怜冰雪心”,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荔枝的外在美与内在品质进行对比。荔枝的果实鲜艳如胭脂,却难以被浓密的树荫完全遮掩;其内部的质地如同锦绣,却无人能真正理解其坚韧如冰雪的心志。这里不仅描绘了荔枝的美丽外表,更揭示了其内在的坚韧与高洁。

“近水似拚形影托,为园聊寄姓名深”,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荔枝以情感,仿佛它愿意靠近水源,寄托自己的形象与灵魂,甚至在园中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存在价值与追求。这种情感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荔枝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

最后,“畏寒岂是安乡国,白草狼烟情不禁”,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荔枝的生存环境与情感状态。面对寒冷,荔枝并非选择安于现状,而是无法抑制自己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正如白草在风中摇曳,狼烟在远处升起,都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这不仅是对荔枝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展现了对生命自由与探索精神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与情感寄托,不仅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邹一桂花卉卷·其七梨花

绿云鬟髻玉妆成,雨后风前最有情。

却笑低头簪帽者,爱花翻污此花清。

(0)

射?

春甸绿茵芊,爰爰跃伏跧。

不无犹喜猎,聊尔试抨弦。

获七宁须久,中双那数连。

成诗吟马上,彷佛卅年前。

(0)

将取路霸州视永定河恭送皇太后车驾还宫之作

水猎博慈欢,春池极畅观。

又将遵甸陆,为复阅桑乾。

简众清前跸,归途奉大安。

吉祥云拥处,直北帝都看。

(0)

钱陈群养疴归里进途中所作诗因用其会锦春园和杜韵诗率题书赐

北海惟客待,杜陵讵身谋。

胜会开名园,新诗步秦州。

犹记陛辞时,流火方新秋。

何事大江北,閒寻溪壑幽。

养疴许谢庄,遁迹非田畴。

故乡山水佳,药饵颇易求。

颐摄冀良愈,待泛还朝舟。

江头有锦春,何妨一命游。

几杖儿孙侍,樽核宾从稠。

江湖信可乐,廊庙岂忘忧。

迟迟有深意,欲迈还停收。

况彼五亩间,卷阿我曾留。

即是矢音地,扈赓忆从头。

诗筒附奏笺,翰苑传风流。

故知解脱心,疾等浮云浮。

从兹一苇南,遥望心与悠。

(0)

读史记随笔·其六

三议堂堂建宋昌,大横吉兆应重光。

文休景养培元气,何异周家成与康。

(0)

宴蒙古诸王公

瑞云卿拥拂庐穹,诈马筵陈许贡衷。

典属威仪五等列,本朝恩数一家同。

屏藩各守无踰志,敦朴群欣有古风。

咨尔嘉宾思乃业,自绵带砺福无穷。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