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荒垣谁解新,渠侬方向阿师勤。
遥知竖拂拈椎处,不负青山起白云。
破壁荒垣谁解新,渠侬方向阿师勤。
遥知竖拂拈椎处,不负青山起白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所作的《送鉴老住禾山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一位高僧(鉴老)即将离开居住地前往禾山修行的送别之情。
首句“破壁荒垣谁解新”,以破败的墙壁和荒废的墙垣为背景,暗示了环境的衰败与变迁,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这里的“谁解新”既是对新生活的期待,也是对鉴老即将展开的新旅程的祝福。
次句“渠侬方向阿师勤”,“渠侬”指代鉴老,“阿师”则泛指僧侣,整句意为鉴老正勤奋地向僧侣学习佛法。这里不仅赞扬了鉴老的求学精神,也体现了佛教修行中的自我提升与精进。
第三句“遥知竖拂拈椎处”,“竖拂”和“拈椎”都是佛教仪式中的动作,象征着禅修和法事。这句诗通过想象鉴老在修行时的动作,表达了对其修行状态的深切关注和理解。
最后一句“不负青山起白云”,“青山”象征自然之美,“白云”则比喻纯洁的心灵。整句诗意为鉴老在修行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自然的美好,更能在心灵上达到纯净的状态,如同白云般飘逸自在。这不仅是对鉴老修行成果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鉴老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精神内涵,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莽风尘、一领缁衣化为素。
鞭丝欲整,斜阳墙角年年路。
桃花千片,萍花几瓣,弹指光阴伤心句。
算酒边歌者,车前驺卒,平生有知遇。归去。
宗臣蕉萃,郎官磥落,两种情怀画图补。
更写三间金铃馆,谱出笛愁琴语。
天涯老矣,附骥无心,翻觉纷纷青蝇苦。
笑问君、近来何事,曾否探春海棠圃。
层冈如欲渡,临虚疑负鳌。
崖洞深不测,曲折藏波涛。
相传观音现,恐是蛟龙巢。
地底鸣空雷,昼夜风怒号。
复岛走相向,延互环周遭。
凭临不敢窥,激浪湔衣袍。
海潮驾群峰,顾盼引兴豪。
孤立当秋风,俯仰宇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