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谁家竹,凉风日日生。
凌霜惊节老,带月出云明。
色映樽罍绿,声传钟磬清。
葛陂看变化,甘雨满寰瀛。
帘外谁家竹,凉风日日生。
凌霜惊节老,带月出云明。
色映樽罍绿,声传钟磬清。
葛陂看变化,甘雨满寰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风光图。帘外的竹子在每个日出时刻,都沐浴着凉爽的清风,显得格外精神。此情此景,不仅映照出季节的更迭,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界的无常。
"凌霜惊节老"一句,既描写了竹子在严寒中依然挺立,亦寓意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带月出云明"则是对夜晚竹影随着云层的移动,伴随着月亮一起显现的生动刻画。
接下来的两句 "色映樽罍绿,声传钟磬清" 细腻地展现了竹林中的光影变化和清脆的声音。这里的“樽罍”指的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器物,形容竹叶在月光下的碧绿色泽;而“钟磬”则是古代的乐器,形容竹声如同乐曲般清脆悦耳。
最后两句 "葛陂看变化,甘雨满寰瀛" 展示了诗人在观察自然界中物象的同时,对于天降甘霖所带来的喜悦。"葛陂"意指草木丛生的地面,而“甘雨”则是形容温柔和煦的春雨,"满寰瀛"表达了雨水充沛、无处不在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变化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