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犹絺衣,故乡胡不归。
塞鸿声一到,江树叶都飞。
路晚逢僧少,门寒过客稀。
自惭蘧伯玉,又是一年非。
九月犹絺衣,故乡胡不归。
塞鸿声一到,江树叶都飞。
路晚逢僧少,门寒过客稀。
自惭蘧伯玉,又是一年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内心涌动的思乡之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九月犹絺衣”以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同时通过“犹”字强调了诗人仍身在异乡,未能归家的事实。接着,“故乡胡不归”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绪。
“塞鸿声一到,江树叶都飞”两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鸿雁南飞的声音与江边树叶的飘落,共同营造出一种秋日特有的寂寥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
“路晚逢僧少,门寒过客稀”则通过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人烟稀少、孤独寂寞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
最后,“自惭蘧伯玉,又是一年非”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易逝、未能及时归家的自责与感慨。蘧伯玉是古代一位著名的贤人,据说他能预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此处诗人将自己比作蘧伯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思乡之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人世自桑海,金石讵消磨。
孤山忠武王印,历劫水云窝。
难得后先辉映,唱彻鹤归来后,遗致见文何。
可惜昆吾铁,斫不到蛟鼍。击贼笏,辽东帽,等摩挲。
戋戋身外物耳,声价重山河。
我是湘南聱叟,怀想灵旗风雨,渺渺洞庭波。
甚日数椽隐,乞与壮烟萝。
丹楼雾结。倚半山似画,围住黄叶。
千里旌旗,远带斜晖,隐隐斗勺高揭。
蟠空怪石吞江险,更壁立、千寻精铁。
怎放他、秋燕飞来,唤起暮笳呜咽。
还记春零覆苑,丽谯望缥缈,登眺时节。
动地征鼙,捲入惊风,乱落霜枫如血。
荒城雨暗重阳近,怕遗恨啼乌羞说。
但夜深、东去寒潮,冷伴女墙萝月。
暮山远。见倒空翠湿,云开萍面。
荡荒湾、雨气衰荷,秋在水灯红飐。
愁杀渡江人,醉里解携,梦随波转。离声断。
又暗催、湘弦鸿阵零乱。
独绕横桥归路,澹一水、漂花旧苑。
片帆风影,尚映带、凭高阑槛。
销魂又、寒林堕月,寂寞小城西畔。空帘捲。
乱虫天、如闻哀叹。
竹隔桥南,有竹里、人家小葺。
依约似,浣花门径,数椽幽僻。
居近梅家西市隐,补吟桂树东城植。
念岁寒,何意老江村,今非昔。
怀旧隐,三高宅,空遐慕,五噫客。
叹百年,枯菀一般陈迹。
归燕犹寻斜日垒,閒鸥且占沧波席。
待到门,春涨棹歌来,渔榔集。
月满层城,秋声变了,乱山飞雨。哀鸿怨语。
自书空、背人去。
危阑不为伤高倚,但肠断、衰杨几缕。
怪玉梯雾冷,瑶台霜悄,错认仙路。延伫,销魂处。
早漏泄幽盟,隔帘鹦鹉。残花过影,镜中情事如许。
西风一夜惊庭绿,问天上,人间见否?
漏谯断,又梦闻孤管,暗向谁度。
天将刬隋乱,帝遣六龙来。
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
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
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
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
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
区区数竖子,搏取若提孩。
手持扫天帚,六合如尘埃。
艰难济大业,一一非常才。
维时六骥足,绩与英卫陪。
功成锵八鸾,玉辂行天街。
荒凉昭陵阙,古石埋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