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四日昼梦云庵和尚教诲久之而觉作此示超然》
《七月四日昼梦云庵和尚教诲久之而觉作此示超然》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夏窗午睡谁呼觉,院静惟闻绕砌泉。

梦里绪言犹可记,壁间遗像尚依然。

衬珠定使拳披见,坐榻当令膝处穿。

塔在层峰衰眼力,何时同汝扫颓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的一场梦境,以及梦中与云庵和尚的交流。首句“夏窗午睡谁呼觉”,生动地展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与慵懒,仿佛连窗外的蝉鸣都已沉寂,只有诗人独自沉浸在梦乡之中。接着,“院静惟闻绕砌泉”一句,通过听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泉水潺潺,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梦里绪言犹可记,壁间遗像尚依然”两句,将读者带入了梦境的深处,梦中的对话和墙上和尚的画像,都成为了连接现实与梦境的纽带,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现实的神秘感。

“衬珠定使拳披见,坐榻当令膝处穿”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和尚教导的深刻记忆,仿佛那些教诲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诗人的内心,以至于在梦中都能清晰地回忆起来。

最后,“塔在层峰衰眼力,何时同汝扫颓塼”两句,既是对和尚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诗人想象着和尚所在的佛塔,虽然自己的视力已经衰退,但仍希望能有机会再次见到和尚,共同清扫那象征着衰败的塼石,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重生。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午睡、梦境、和尚教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智慧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闻胡少汲再入省

南宫妙极天下选,鸡舌喜君重得香。

既自能诗似前辈,何为不作水曹郎。

(0)

招圆机吃槐叶冷淘有狐泉之句辄复为谢

野狐泉畔昔人集,朱亥墓南今日豪。

惭愧曾槐谁细摘,暂抛汤饼属吾曹。

(0)

和陈叔易见寄

终日焚香却袢暑,只此于君愧典刑。

莫怪慇勤问元朗,此心要自渴沧溟。

(0)

节孝处士徐先生

莫怪先生身上贫,眼看外物似浮云。

房中除却琴棋后,更有门前鹤一群。

(0)

过涧歇.东皋寓居

归去。奈故人、尚作青眼相期,未许明时归去。

放怀处。买得东皋数亩,静爱园林趣。

任过客、剥啄相呼昼扃户。

堪笑儿童事业,华颠向谁语。

草堂人悄,圆荷过微雨。

都付邯郸,一枕清风,好梦初觉,砌下槐影方停午。

(0)

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五

鼓吹出西羌,光华动眉额。

鞬櫜望酒泉,面有可怜色。

念身匪兕虎,少日四方迹。

百计等画蛇,老大悲故国。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