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其九》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其九》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堑鸟毛衣别,频来似爱吟。

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

珠翠笼金像,风泉洒玉琴。

孰知吾所适,终不是心心。

(0)
翻译
离别如鸟羽般轻盈,频频来访仿佛热爱诗篇。
秋意萧瑟病后更显凄凉,绿苔斑驳映衬着深深庭院。
华丽的珠宝装饰着金色佛像,清风泉水洒落在玉石琴弦上。
又有谁知道,我所追求的,终究不是心中的向往。
注释
堑鸟:形容轻盈的鸟儿。
毛衣别:羽毛般的离别。
频来:频繁来访。
似爱吟:好像热爱诗歌。
萧条:荒凉、冷落。
秋病后:秋天病后。
斑驳:颜色杂乱不均。
绿苔深:深深的绿色苔藓。
珠翠:珠宝和翠绿。
笼金像:装饰着金色佛像。
风泉:清风和泉水。
洒玉琴:洒在玉石琴上。
孰知:谁知道。
吾所适:我所追求的。
心心:心中的愿望。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寂寞孤独情怀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情感。首先,“堑鸟毛衣别,频来似爱吟”中,堑鸟指的是在古代传说中的神鸟,用“毛衣”形容其美丽的羽毛,而“频来似爱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物的喜爱和向往。紧接着,“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描绘了一幅秋天枯叶之下的绿色苔藓图景,通过“秋病后”的字眼,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然后,“珠翠笼金像,风泉洒玉琴”一句,则是对室内装饰与自然之声的描写。珠翠笼金像是室内精致的装饰,而“风泉洒玉琴”则让人联想到清新的自然声音,如同在演奏着美妙的音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

最后,“孰知吾所适,终不是心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和对归宿的探索。这里的“孰知”是问谁知道的意思,“吾所适”指的是诗人自己所向往的地方或状态,而“终不是心心”则透露出一种无论外界如何美好,都无法完全满足内心深处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精神家园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支硎山

爱向青山把酒卮,云林从此结幽期。

松高路转寺方见,竹暗鸟归人不知。

偶听细泉寻曲折,时凭孤石看魁奇。

谁能乞与支公鹤,汗漫随风任所之。

(0)

秋思同彭湘南赋

西风鸣古树,天地气萧森。

叶瘦千山色,人空万壑心。

清琴间昼永,高雁入云沈。

之子不归去,幽林枉自深。

(0)

山居

那知春欲尽,石径落花迷。

窗静松涛远,帘开月影低。

山翁能策杖,野鹤自幽栖。

园圃少人迹,苍苔绿满堤。

(0)

夏日作山水题以填空

梧竹阴已深,庭架绿亦茂。

夏景呈朱鲜,累络韬芳秀。

将学云鸟游,直由意外观。

笔力尽屈盘,点刷免荒陋。

山令人攀登,水令人浣漱。

原坦树槚枌,壁欹凿窗窦。

松膏沃径肥,石髓抽兰瘦。

耳目一时移,心智忽然凑。

(0)

同孙宇台毛稚黄林玉逵吴山晚眺怀三仲昭秦中

凭眺吴山第一峰,故人相对倚孤筇。

寒云漠漠连荒戍,落照迟迟挂碧松。

秋叶半林归鸟雀,暮潮千叠隐蛟龙。

登楼何处哀王粲,极目秦关路几重。

(0)

游补陀

候潮占月上,发棹报风西。

地险春涛壮,天阴海色低。

逍遥空野马,局蹐笑醯鸡。

此意同人共,风流续虎溪。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