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随杖笠绕晴川,翘首螺城天际悬。
长短苍藤穿暗石,浅深丹嶂落寒泉。
溪花践踏云移处,麦饭团圞鸟宿边。
历历溪山逢旧路,疏钟人外佛灯前。
閒随杖笠绕晴川,翘首螺城天际悬。
长短苍藤穿暗石,浅深丹嶂落寒泉。
溪花践踏云移处,麦饭团圞鸟宿边。
历历溪山逢旧路,疏钟人外佛灯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林画卷。诗人漫步于晴朗的河川之畔,目光投向远处,螺城在天边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辽阔感。行进间,苍藤穿行于暗石之间,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力量;而山峰则以深浅不一的红色映衬着寒泉,形成鲜明对比,赋予画面以层次感和动态美。
溪水旁,野花随步履摇曳,仿佛与云朵一同移动,营造出一种轻盈与自由的氛围;麦田中,鸟儿栖息于团圞的麦饭之上,构成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诗人回望来时之路,历历在目,而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与前方佛灯相映成趣,既增添了禅意,也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时务真谁识,崎岖见武侯。
勤劳同稷契,正大协伊周。
鹿任奸雄逐,龙占俊杰留。
相才元独擅,将略定谁优。
治世休从惠,交邻或用柔。
南荒穷绝域,少陆荡神州。
取善规忠益,开诚布远猷。
仇家偕饮泣,敌国竞含羞。
纪法森鹅鹳,机神运马牛。
巍巍三代下,王佐嗣先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