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八婶孺人·其二》
《悼八婶孺人·其二》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最幸平时省拜频,雍容常欲面生春。

鬓华虽觉年弥老,齿宿其如语自新。

两剑共埋知有日,一杯持奠阻无因。

泫然空落风前泪,终愧西山执绋人。

(0)
翻译
最庆幸的是平时少有拜见,他的仪态总是像春天般充满生机。
尽管鬓发已显出岁月的痕迹,但他的言语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两把剑一同埋藏,我们知道会有重聚之日,只可惜如今无法举杯祭奠。
我只能在风中默默垂泪,深感愧对那些在西山送别的人们。
注释
省拜:少有拜见,指不常拜访。
雍容:形容仪态端庄,举止大方。
年弥老:年纪越大。
齿宿:比喻人的言谈,这里指言语。
持奠:举杯祭奠。
泫然:流泪的样子。
西山执绋人:西山送葬的人,指参加葬礼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悼八婶孺人(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的八婶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首句“最幸平时省拜频”描绘了诗人平时与八婶关系亲近,频繁相见的场景,这是他感到幸运之处。接着,“雍容常欲面生春”赞美八婶的仪态端庄,仿佛她的笑容总能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鬓华虽觉年弥老,齿宿其如语自新”通过描述八婶的鬓发渐白,岁月增长,但她的言语依然清新,体现了她的智慧和内在的青春活力。诗人感慨万分,因为今后再无机会与她共饮交谈。

“两剑共埋知有日,一杯持奠阻无因”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在八婶去世后为她敬酒祭奠的遗憾,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最后,“泫然空落风前泪,终愧西山执绋人”描绘了诗人面对八婶灵柩时的悲伤泪水,以及对自己未能亲自送别她的深深愧疚,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哀思和对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八婶形象的刻画和对亡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无尽感慨。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赠华阳处士孙以言

句曲幽栖处,分明小洞天。

浮生空富贵,幻迹自神仙。

梅月閒中咏,松云醉后眠。

何时寻旧约,重泛剡溪船。

(0)

题画四首·其四百里奚饭牛

当年自粥五羊皮,饭得牛肥辱不辞。

却笑有官居鼎鼐,都忘临别为烹雌。

(0)

田舍杂咏五首为梅庄诸处士赋·其五

古梅千树半开残,流水空山雪正寒。

花下有人恒闭户,一生清操到袁安。

(0)

夜宿观音山驿

溪声决决流,木叶萧萧下。

离人耿不眠,寒灯伴长夜。

(0)

和地官颜宝之雨窗独坐

春阴连日酿轻寒,尘满冠缨不用弹。

万里宦情天外远,几宵心事雨中残。

愁来世路知音少,老去亲朋见面难。

怪底滇南持节使,夜深惆怅倚东阑。

(0)

送李道士还蓬莱山元阳观

夫容角冠黄锦衣,少日尘寰知息机。

去家千里每入梦,蹑舄一年今始归。

放鹤传书山月白,檄龙行雨海云飞。

明朝拂袖向蓬岛,芝草琅玕秋正肥。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