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携诸生登西山》
《九日携诸生登西山》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九日秋服成,童冠从我游。

万古清沂春,重结西山秋。

白云归青岑,狂澜落沧洲。

永啸长风来,爽籁生岩幽。

清商失摇落,生气浮林丘。

门生顾我言,乐矣行归休。

风袂尚飘然,此意浩难收。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因所作的《九日携诸生登西山》。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学生在重阳节登西山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九日秋服成,童冠从我游”点明了时间与活动,重阳佳节,诗人穿着秋季的服装,带着学生们一同登山。接着,“万古清沂春,重结西山秋”运用对比手法,将西山的秋景与历史上的春景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变化的感慨。

“白云归青岑,狂澜落沧洲”描绘了云彩与波涛的景象,以动态的自然景观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永啸长风来,爽籁生岩幽”进一步渲染了登山时的氛围,长风呼啸,岩石间传来清脆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清商失摇落,生气浮林丘”则通过季节更替,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即使在秋天,生命依然充满希望。“门生顾我言,乐矣行归休”写出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欢愉,表达了对这次登山活动的满足与快乐。

最后,“风袂尚飘然,此意浩难收”以飘扬的衣袂结束全诗,寓意着诗人与学生们的欢聚时光虽已结束,但那份愉悦与感悟却难以忘怀,留存在心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师生情谊的深刻体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春去后游留园八首·其四

楼台倒映影澄鲜,流尽落花自静便。

可怪南风还学步,鳞鳞吹皱水中天。

(0)

复杨买文函附自感诗四章·其四

力衰岁晚在当前,花到残时最可怜。

自溯生平耕舌苦,维君结契忆前年。

(0)

稷山南庄吟六首·其二

稷山屴崱峙天空,山下陂田辟几弓。

山芋芊绵山径曲,山隈时驻牧牛童。

(0)

申浦寄王云裳同年时令江阴四首·其一

十年新政造元凶,无主材官半景从。

回首名场成底事,白头宫女说元宗。

(0)

落叶和常熟孙子佩四首·其三

一番摇落谢芳馨,如此江山恨独醒。

赖有遗民唐珏在,荒陵蔓草哭冬青。

(0)

题读内经图为秦生伯未作二首·其一

大造生人无纪序,福慧不备错痒癙。

鼎湖老子忧天阙,呼石补天石应语。

大挠甲子曾几年,古意荒忽无人传。

荒崖石匣发野火,百丈熊熊光烛天。

轩皇旧文初简约,增之益之秦扁鹊。

后来白氏词益繁,道在钩沉殊不恶。

始著竹帛自汉家,群言容有毫釐差。

六经传变乃定体,巨眼特出张长沙。

班书艺文颇慎重,隋唐以后始参综。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