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不摇草,九重藏祸根。
十年傲尧舜,一笑破乾坤。
羌貊皆冠冕,豺狼尽子孙。
潼关兵已破,会忆老臣言。
四海不摇草,九重藏祸根。
十年傲尧舜,一笑破乾坤。
羌貊皆冠冕,豺狼尽子孙。
潼关兵已破,会忆老臣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明皇》,通过对明皇(唐玄宗)的描绘,揭示了历史的讽刺和警示。首句“四海不摇草”,暗指天下看似安宁,实则隐藏危机;“九重藏祸根”进一步强调君主宫廷内的隐患。接着,“十年傲尧舜”赞誉明皇前期的辉煌,与后文形成对比,“一笑破乾坤”则暗示他的决策导致了天下的大乱。
“羌貊皆冠冕,豺狼尽子孙”形象地描绘了叛乱四起,昔日臣子变为敌人的局面,批判了明皇的失政。最后两句“潼关兵已破,会忆老臣言”,以潼关失守的历史事件为结,表达了对明皇若能早听忠臣之言或许结局不同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辛辣的笔触,寓言式的表达,对明皇的统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历史反思。
豁然山气清,秋色晃人目。
叶脱树愈古,依山结矮屋。
中有酌泉人,著书双鬓秃。
忽闻剥啄声,巾车访空谷。
后园采病蔬,破瓮葛巾漉。
溪山欲日晚,淡霭入山腹。
耸肩恣苦吟,陶潜盈把菊。
短檠坐黄昏,相与媚幽独。
山风生夜凉,乱鸦噪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