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绾银丝,巧裁玉剪,锦片成围。
爱繁英烂漫,不愁漂泊,柔枝绰约,何用栽培。
听雨春归,惜花人倦,惆怅芳菲点翠苔。
无聊甚,倩飞蚨几许,买得重开。应教蝶怨蜂猜。
恰宛似、梢头乍折来。
向青铜镜里,绿鬟低坠,紫金钗□,素手轻排。
香借兰膏,晕黏粉黛,漫整新妆晓梦回。
相看遍、尽艳红娇白,独让燕台。
细绾银丝,巧裁玉剪,锦片成围。
爱繁英烂漫,不愁漂泊,柔枝绰约,何用栽培。
听雨春归,惜花人倦,惆怅芳菲点翠苔。
无聊甚,倩飞蚨几许,买得重开。应教蝶怨蜂猜。
恰宛似、梢头乍折来。
向青铜镜里,绿鬟低坠,紫金钗□,素手轻排。
香借兰膏,晕黏粉黛,漫整新妆晓梦回。
相看遍、尽艳红娇白,独让燕台。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细腻的春日花卉画卷。作者曹慎仪以细致入微的笔触,赞美了草花的自然之美。"细绾银丝,巧裁玉剪"形象地刻画了花朵的精细构造,仿佛是巧匠精心编织而成。"锦片成围"则展现出花丛的繁盛和绚丽。
词中草花的烂漫与自由自在,无需人工栽培,自得其乐,与春天的雨水相伴,凋零后虽有惋惜,但仍有蝴蝶蜜蜂为之倾倒,增添了生机。"青铜镜里"和"绿鬟紫钗"的描绘,暗示了花儿在女子妆容中的点缀作用,使得清晨的梳妆也因花而生色。
词尾"相看遍、尽艳红娇白,独让燕台"表达了词人对草花的赞赏,即使在众多色彩中,它们依然能独树一帜,犹如燕台之花,引人注目。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草花的喜爱和对其生命力的赞美。
老树何轮囷,虬枝偃欲僵。
柯叶虽不改,寒暄已备尝。
自矜后凋性,了不畏雪霜。
严寒苦相逼,凛冽亦可伤。
春来发新枝,花开点轻黄。
紫芝灿三五,擢秀含英光。
晚节聊足怡,及时愿能偿。
颓龄资服饵,相与酬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