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贯之郎中·其二》
《挽李贯之郎中·其二》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天定何能待,西风杳去槎。

斯人嗟已矣,吾道信非耶。

石泐名犹在,江空恨更赊。

濂溪应配食,杯水荐寒花。

(0)
注释
天定:命运。
何能:怎能。
待:等待。
西风:秋风。
杳:消失。
去:离去。
槎:木筏。
斯人:那个人。
嗟:感叹。
已矣:已经去世。
吾道:我所坚持的道路。
信非耶:真的错了么。
石泐:石头破裂。
犹在:仍然存在。
江空:江面空荡。
恨更赊:遗憾更深沉。
濂溪:指周敦颐,号濂溪先生。
应配食:应该受到祭祀。
荐:献上。
寒花:清冷的花朵,常指菊花,象征高洁。
翻译
命运怎能等待,西风吹散了木筏。
那个人已经不在了,我所坚持的道路真的错了么?
石头裂开,名字仍在,江面空荡,遗憾更加深沉。
濂溪先生应该享用祭祀,用一杯清水供奉寒花以表哀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悼念友人李贯之的作品。诗人感叹命运无常,西风吹散了友人的归舟,暗示了友人的离世。他哀叹李贯之的去世,对朋友的道理想必也产生了疑问。诗中提到石头虽然粉碎,但李贯之的名字犹在,江水空流,表达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最后,诗人将濂溪先生(周敦颐)与李贯之相提并论,意指李贯之的高尚品德值得与濂溪一同享用祭祀,用杯中的寒花表达敬意。整体上,这是一首深情而沉痛的挽歌,体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其二

莫怯诸滩水怒号,下滩不似上滩劳。

长年三老无多巧,稳送惊湍只一篙。

(0)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十

却是春残景更佳,诗人须记许生涯。

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红岸岸花。

(0)

六言二首·其二

行空月不著相,出岫云无恋心。

胸中一丘一壑,不矶城市山林。

(0)

挽□□

韬光自古常难见,友道于今幸可论。

勋业但看江左相,才名已识下邽门。

壮哉兰若当时志,已矣云山此日原。

到底百年同一梦,山林钟鼎尚何言。

(0)

承见再和用韵

簇簇枝头缀浅黄,鼻通四远熟留藏。

秋于对树疑添色,雨不多时怕减香。

花事索人非易管,诗情得酒为新尝。

丛芳德色惊人句,影下重吟驻夕阳。

(0)

刘百十六兄送梅花大鲫新酒以诗将和其韵四首·其二

寒冰为骨玉为精,篱落横斜数点清。

不见孤山浮动处,岭头折赠若为情。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