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从天女问因由,结习消完自不留。
博得裳裳欺暖日,应教瑟瑟托寒流。
锦丛一散难重聚,华海皆春有独秋。
落叶拈题刚转瞬,推敲聊复畔牢愁。
底从天女问因由,结习消完自不留。
博得裳裳欺暖日,应教瑟瑟托寒流。
锦丛一散难重聚,华海皆春有独秋。
落叶拈题刚转瞬,推敲聊复畔牢愁。
这首诗以落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底从天女问因由”,以天女设问开篇,引出对生命轮回和自然现象的思考。接着,“结习消完自不留”一句,点明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暗示了人世间的种种执着最终都将归于空无。
“博得裳裳欺暖日,应教瑟瑟托寒流”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落花比作轻盈的舞者,在温暖的日光下翩翩起舞,又在寒冷的水流中静静沉睡,生动描绘了落花随季节变换而展现的不同风貌,同时也寓含了人生境遇的多变。
“锦丛一散难重聚,华海皆春有独秋”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锦簇的花朵一旦散落,便难以再次聚集,如同人生的美好时光一旦逝去,就无法重现。然而,春天虽满是生机,却也有独自的秋天,暗示了即使在繁华之后,也总会有孤独与寂寞相伴。
最后,“落叶拈题刚转瞬,推敲聊复畔牢愁”两句,以落叶作为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岁月无情的感慨。落叶轻轻拾起,稍纵即逝,诗人通过推敲文字来排遣内心的愁绪,但愁绪依旧难以摆脱。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