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晚峰晴翠环,高人旧隐闭松关。
频年桑海供凭吊,一叟苏门自往还。
落落乾坤余大略,寥寥著述葬空山。
遗民百六谁堪比,祇有殷张伯仲间。
突兀晚峰晴翠环,高人旧隐闭松关。
频年桑海供凭吊,一叟苏门自往还。
落落乾坤余大略,寥寥著述葬空山。
遗民百六谁堪比,祇有殷张伯仲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晚峰挺立,晴翠环绕,犹如一幅山水画卷。诗人来到高人王山人的旧居,松关紧闭,暗示着山人已逝,但其人品与遗迹仍令人怀念。诗人感慨岁月变迁,桑田沧海,只能在每年的凭吊中追思这位隐士的生平。山人的学识广博,著作虽寥寥,却深藏于空山之中,无人能及。最后,诗人将王山人与殷、张两位贤者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诗人对故去高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学问道德的崇尚。
睹史何年宫,飞跨双峨眉。
又如听经塔,涌出踞地维。
不然钧天人,来下观阙随。
去年曾此游,入眼未始窥。
西风一回首,峭峙凌烟霏。
璇题翚万椽,雕础逾十围。
神速藐鬼工,莫知为者谁。
或曰金泉僧,短发霜披披。
信孚全吴地,幻此一段奇。
胸中楚泽小,檐外吴天低。
举手斗可扪,纵脚云可梯。
江穷水屈折,港尽天畛畦。
因知广大量,不为狭隘移。
阁中优钵花,万朵秋不萎。
天子寿万年,一年开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