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霜阁》
《秋霜阁》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十月水西寺,兴穷还为留。

净坊深闭雨,虚阁暗藏秋。

妄尽霜中叶,身闲水上鸥。

知几伤太白,五月念貂裘。

(0)
注释
十月:指农历十月。
水西寺:位于水边的寺庙。
兴穷:兴致已尽。
净坊:清净的僧房。
虚阁:空荡的阁楼。
妄尽:无欲无求。
霜中叶:秋天的落叶。
身闲:身心悠闲。
水上鸥: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太白:指唐代诗人李白。
貂裘:古代贵人的服饰,这里代指李白。
翻译
十月间我在西水寺,兴致已尽但仍逗留。
清净的僧房在雨中紧闭,空荡的阁楼隐藏着秋天的寂寥。
在寒霜中看尽落叶的凋零,我在这水上闲游如鸥鸟。
感叹李白的才华,五月时分怀念他的貂裘华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十月份时,来到水西寺的景象和心境。"兴穷还为留"表达了词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喜爱和想要留下的愿望。"净坊深闭雨,虚阁暗藏秋"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寺庙在雨中显得更加深远,而高空中的云雾似乎也在隐约地透露出秋意。

接下来的"妄尽霜中叶,身闲水上鸥"表现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平静。霜叶是指初冬时节树叶上的露水结成的冰晶,而"妄尽"则可能是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词人如同水面上悠闲自得的鸥鸟一样,享受着孤独与自由。

最后两句"知几伤太白,五月念貂裘"似乎是在提及历史上的诗人太白(李白),而"五月念貂裘"则是对来临冬季的预感和准备,表达了词人对于寒冷的担忧以及生活上的一种准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寺庙的静谧美景,以及词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平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悟和对生活的小心思虑。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陈芬阁过访·其一

欣逢胜友坐亭檐,别久相看白发添。

逸趣都从闲况得,高谈那把世情拈。

吐珠敲玉陈惊坐,傍柳随花夏不炎。

更喜山中疏礼法,野人鸡黍未伤廉。

(0)

癸未元旦

解组归来一角巾,山中岁月又逢春。

初开玉历看正朔,未许椒花笑老人。

问柳犹凭双屐旧,团炉聊摘几蔬新。

独怜同侣晨星似,谩逐少年索酒频。

(0)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其三

清辉怜处处,何事訾洲林。

载月舟来去,浮光水浅深。

风声飘枕细,樯影动波阴。

邻舫呼筹急,那知客里心。

(0)

桂林中秋舟泊訾家洲同似景侄赏月·其二

旅夕逢三五,维舟近卜林。

山僧供素品,晚酌佐情深。

夜寂风生袖,月移岸徙阴。

亭杯不可问,此夕他乡心。

(0)

玄从洞

策急马蹄轻,看看近郡城。

探奇寻石洞,采胜惬游情。

不用五丁凿,自然双柱擎。

虚堂排宴饮,暮霭湿前程。

(0)

寒食与诸子游东郊

雨歇郊原马去迟,荒林斜日道傍碑。

石人对笑此何世,山鸟如歌又一时。

侠骨夜残青草月,游魂春老白杨枝。

他年此日逢寒食,麦饭香风知为谁。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