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
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看看,普济拄杖子,化作天龙夜叉。
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
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看看,普济拄杖子,化作天龙夜叉。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以禅宗对话的形式表达对佛法深奥的理解。"直下犹难会"意味着直接领悟佛法的真谛并非易事,需要深入体悟;"寻言转更赊"则强调语言文字在传达佛法上可能带来的局限和理解上的延宕。接下来,诗人通过比喻,将佛祖之道比作普济和尚的拄杖,暗示佛法无常,如天龙夜叉般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对顿悟与言传身教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佛法超越言语表达的神秘性,体现了禅宗修行者追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境界。
春寒茅屋晨兴迟,起来倩人为折枝。
缅怀骚客赋兰菊,盖喻忠信期君知。
圣贤垂训恶无礼,东家不敢钻穴窥。
早梅香好动诗兴,已恐落英嗟后时。
故园桃李委尘土,怨调曾托长相思。
小儿虮虱满黄发,何处乱山寻玉卮。
客从长安来,色沮气不伸。
问之何因尔,憔悴居贱贫。
忠诚照肝膈,文彩动词臣。
二者苟有一,亦足售其身。
后前莫推挽,坎坷秋复春。
尝欲仗一剑,万里清风尘。
从军亦云乐,神武知何人。
又欲挟一策,强国活斯民。
夜叉守天关,帝所高难陈。
安能举进士,得失咸悲辛。
十年一主簿,鞭箠还吟呻。
安能罔市利,狙诈忘吾真。
所得虽倍蓰,愧汗沾衣巾。
闻说商洛间,山深风俗淳。
自计亦已熟,抱书归隐沦。
穷年读经史,志一疑于神。
天道有反正,岂曰长邅迍。
诸君勋业了,我道亦精纯。
礼仪稽在昔,政化持平均。
出山应未晚,日月明昌辰。
《归隐》【元·杨弘道】客从长安来,色沮气不伸。问之何因尔,憔悴居贱贫。忠诚照肝膈,文彩动词臣。二者苟有一,亦足售其身。后前莫推挽,坎坷秋复春。尝欲仗一剑,万里清风尘。从军亦云乐,神武知何人。又欲挟一策,强国活斯民。夜叉守天关,帝所高难陈。安能举进士,得失咸悲辛。十年一主簿,鞭箠还吟呻。安能罔市利,狙诈忘吾真。所得虽倍蓰,愧汗沾衣巾。闻说商洛间,山深风俗淳。自计亦已熟,抱书归隐沦。穷年读经史,志一疑于神。天道有反正,岂曰长邅迍。诸君勋业了,我道亦精纯。礼仪稽在昔,政化持平均。出山应未晚,日月明昌辰。
https://shici.929r.com/shici/VM5c5zRp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