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
萸房陈宝席,菊橤散花台。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
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
萸房陈宝席,菊橤散花台。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瑞气、仙舆的描述,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意境。开篇“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两句,既点明时间是在重阳节,又描绘出一派神奇的场面,瑞气高达千寻,仙舆在九天之上缓缓而行,给人以其他世界的遥远感。
接着,“萸房陈宝席,菊橤散花台”两句,则转入具体景物的描写。萸房应为神仙所居之处,而宝席和散花的花台则是仙境中的摆设,显示了一个奢华而宁静的环境。
中间两句“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继续强化了仙境的氛围。御气即帝王或神仙之气,这里指的是仙界的瑞气;鹏霄则是传说中的神鸟,而这里象征着仙舆的接近。凤野,通常与凤凰联想,是吉祥、高贵的象征。这两句通过对空气和空间的描写,使人仿佛能感受到仙界中那种超脱尘世的清新。
最后,“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两句,则是对听觉的营造。天歌即天籁之音,而梵乐则源自印度,是一种宗教音乐,这里象征着仙界的音乐。空里,即在虚空中;裴回,可能指的是回响或归于自然。这两句让人感觉到诗人在听取超凡脱俗的声音,与大自然和谐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瑞气、仙舆、神仙住所、宝座、花台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个超脱尘世、宁静祥和的仙境图景。同时,诗中多处使用了拟人化手法,如“将梵乐”、“共裴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仿佛能进入这幅画卷一般的仙界。
无邪公文天所赞,汩汩词源倒河汉。
一篇新出纸为贵,万国争传金可换。
晚节投荒无芥蒂,毕景著书自娱玩。
天之所宝雷电取,渠不爱惜风雨散。
两河漕僚真好事,五筦遗文尽堆案。
似闻倾盖剧推许,亲以削牍定真赝。
分传饷我枉银钩,贫室骤惊满珠贯。
无坫共推玉界尺,争求当置铁门限。
世人不识蔡伯喈,欲问图书觅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