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
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
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
迷路喜为远,宿留化人城。
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
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
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
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
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
迷路喜为远,宿留化人城。
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
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开篇“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通过比喻劳碌的工蜂来表达对俗世纷扰的反思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则显示了僧人对于精神导师的尊崇,以及内心世界的清澈与宁静。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表达了对世俗荣誉的看破和放弃,而“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则表现出对于时间的宝贵和对内在热忱的警醒。接着,“迷路喜为远,宿留化人城”显示了僧人对于修行之路的坚持与乐道,以及对于俗世的超然。
“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则是僧人的内心感悟和对涅槃境界的向往。而最后,“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则表达了一种坚守佛法、随顺本心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僧人的精神世界与俗世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照,展现了僧人对于清净、解脱的追求,以及他们在尘世中的超然立场。语言简洁而不失深远,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是一首颇具禅意和生发之美的诗篇。
炎精煽馀耀,赫赫楼桑村。
宁知大耳儿,乃是隆准孙。
东都九鼎忽倾侧,群雄盻睐孰敢扪。
当涂朵颐独凶悖,劫迁入许将豪吞。
将军仗钺正宸极,飞羽桓桓万人敌。
间关荆楚功不建,拊髀几回增叹息。
一朝冰鉴称卧龙,三顾枉驾来隆中。
奋髯跃起翊天步,契分交驩鱼水同。
兴复遑遑竭心膂,赤壁东风飞一炬。
遂令鼎足地三分,立国西南拓疆宇。
出师表,八阵图,忠烈智略古所无。
渭南乃逢狼顾徒,两敌相遇非天乎。
英声义气垂千古,仰见遗容膺独拊。
王佐堪追伊吕俦,若论管萧安足数。
皋禽清唳清无比,不入寻常俗流耳。
虚窗夜读浮丘经,展卷乍闻必为喜。
一声两声落层霄,石头迸裂空山椒。
三声四声风满林,邃岩幽壑留遗音。
梦醒松巢忽飞起,玄袂生寒露如洗。
引吭再作五六声,冰拆崖崩月明里。
美哉雅怀,逍遥两间,即物穷理,遗荣尚閒。
所以惟爱戛然仙骥之长鸣,聆之弗厌危坐到更阑,绝胜琴操写入徽弦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