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邑有道,俨乎容止。好善惟诚,士轻千里。
窃有献焉,慎终如始。道不易知,民可使由。
岂弟君子,忧民之忧。民既乐矣,我心则休。
崇酒于觞,与子遨游。
作邑有道,俨乎容止。好善惟诚,士轻千里。
窃有献焉,慎终如始。道不易知,民可使由。
岂弟君子,忧民之忧。民既乐矣,我心则休。
崇酒于觞,与子遨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贤以陶渊明为榜样所作的和诗,题目为《和陶诗·酬丁柴桑二章》。诗中表达了为官之道的严谨态度和对善行的真诚追求,强调了始终如一的谨慎和对民众福祉的忧虑。诗人通过“好善惟诚,士轻千里”表达出对高尚品德的推崇,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心,认为只有让百姓遵循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最后,诗人提出与朋友共享美酒,共同畅游,体现了其轻松愉快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是一首寓教于乐,体现儒家仁政理念的诗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