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词二十首·其十六》
《春词二十首·其十六》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绝句

聒聒鸣鸠唤雨来,萧萧寒响滴空阶。

不知逐客伤春恨,多少残英点翠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前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韵律与情感交织。

首句“聒聒鸣鸠唤雨来”,以“鸣鸠”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布谷鸟的叫声,仿佛在呼唤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营造出一种即将下雨的氛围。这里的“聒聒”一词,既表现了布谷鸟叫声的密集和连续,也暗示了春雨将至的预兆。

次句“萧萧寒响滴空阶”,则进一步渲染了雨前的景象。通过“萧萧”一词,诗人赋予了空阶上滴落的寒雨以节奏感,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曲低沉而悠长的乐章。这里不仅描绘了声音,还通过“寒响”二字,传达了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雨前特有的宁静与凉意。

后两句“不知逐客伤春恨,多少残英点翠苔”,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情感层面。诗人借“逐客”(被放逐之人)之口,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哀愁与不舍。这里的“伤春恨”不仅指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残英点翠苔”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界中花朵凋零、生机渐退的描绘,也是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隐喻。通过“点”字,诗人巧妙地将花朵与苔藓联系起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雨前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深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张良哉农部邀同杜继园同年筠巢前辈潘星斋前辈陈小舫同年读画小集

老树当窗记两株,燕公池馆未全芜。

高名已入先贤传,雅集重来旧酒徒。

漫说处堂同燕雀,可能归棹问莼菰。

知君家法荆关在,乞写今朝主客图。

(0)

资州题壁

当年叱咤走风云,废垒江头尚夕曛。

傥向灞陵逢醉尉,夜行休说故将军。

(0)

献姚石甫先生即以赠别·其三

老矣犹兹健,风尘想据鞍。

艰危缘世变,摧折见才难。

卧虎沧江静,冥鸿天际宽。

愿公珍晚节,归路雪霜寒。

(0)

茌平

骡风历鹿碾沙平,小憩征尘雨乍晴。

满院弦歌喧晚驿,一堤杨柳抱春城。

河干地控确磝戍,陇上人耕鼓角声。

亦有宾王在徒步,何常不见涕纵横。

(0)

送朱伯韩侍御还乡·其一

柏府霜寒乌夜飞,朝簪晓脱理征衣。

泰山东望云犹蔽,秋色西来燕已归。

出处无惭从古少,文章有用似公稀。

郭门供张何须设,恐被旁观说见机。

(0)

夜泊京口

北斗插汉横天东,江光一色涵澄空。

老鱼吸月踏波起,水银万顷摇蛟宫。

一龛佛火金山碧,烟树南徐看历历。

乌蓬露冷不成眠,铁瓮城头吹玉笛。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