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全文
宋 / 曾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今日携壶地,南池信杖行。

红蕖争入眼,白鹭最关情。

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

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liùwèicóngzhēnzhīnánchíchéngzuòzhōngzhūgōng
sòng / céng

jīnxiénánchíxìnzhàngxíng

hóngzhēngyǎnbáizuìguānqíng

dàitiàozhūláitīngshēng

zuìshēnchùzhīqiànxiǎozhōuhé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的一部分,主要描绘了诗人五月六日在南池聚会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今日携壶地”表达了诗人带着酒壶游赏的愉悦心情,次句“南池信杖行”则写出他悠然自得地拄杖漫步。接下来,“红蕖争入眼”描绘了满池的红莲竞相映入眼帘,色彩鲜明,富有生机。“白鹭最关情”则流露出诗人对白鹭的喜爱,它们的优雅姿态触动了他的情感。

后两句“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想象着雨点如珍珠跳跃在水面,诗人期待着雨声,那清脆的打叶声仿佛能带来更深的宁静与诗意。最后,“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以池中的菰蒲和小舟作为画面的点缀,展现出一种闲适的隐逸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南池的景色以及诗人的心境,体现了宋诗的清新自然之美。

作者介绍
曾几

曾几
朝代:宋   字:吉甫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生辰:1085--1166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猜你喜欢

北园坐上探题得新杏

红蘤随风尽,团枝泣露光。

叶深惊乍见,实小贵先尝。

点缀怜馀萼,飘零惜旧香。

不须悲节物,且喜手中觞。

(0)

游北园辄成二颂呈芳公长老·其二

青山隐约林端见,碧水逶迤竹下来。

芳草落花无朕迹,与君亲到北园回。

(0)

景仁雨中同游南园·其二

宿醉厌厌晓尚曛,卷帘清思满风云。

久嫌日暖撩人困,却喜花香带雨闻。

(0)

晚过湖上登城楼泛小舟归·其一

蛩响渐依阶砌下,萤光乱出草莱间。

炎蒸散尽人轻健,从此篮舆数往还。

(0)

玉汝惠猫头笋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

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0)

醉桃源.昌甫有曲,名之濯缨,因和

残春风雨绕檐声。山空分外鸣。闲来落佩倒冠缨。

尚馀亲旧情。人不见,句还成。又听求友莺。

濯缨一曲可流行。何须观我生。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