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孟春犹寒,直下言端语端。
拈起衲僧鼻孔,穿开佛祖心肝。
正月孟春犹寒,直下言端语端。
拈起衲僧鼻孔,穿开佛祖心肝。
这首诗以禅宗的口吻,探讨了佛法与人生的深刻哲理。"正月孟春犹寒,直下言端语端",开篇即以季节的变换象征着人生境遇的无常,春天初至,万物复苏,但寒冷未尽,暗示着生活的挑战与不易。"直下言端语端"则强调了言语的直接性与真诚,意味着在面对生活与修行时,应保持真实与坦诚。
"拈起衲僧鼻孔,穿开佛祖心肝",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衲僧"是禅宗僧人的别称,"鼻孔"和"心肝"在这里象征着个人的感知与内心深处。通过"拈起"和"穿开"的动作,诗人表达了对自我认知与心灵探索的追求,即深入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洞察到更深层次的真理与智慧。这种探索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反思,也是对宇宙真理的追寻,体现了禅宗中"见性成佛"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禅宗哲学中关于自我认知、心灵探索以及对宇宙真理追求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昨遇何翰林,宛如李供奉。
离披宫锦袍,错落琉璃瓮。
自言长干娇小娃,纤弯玉窄乾红靴。
袖携此物行客酒,欲客齿颊生莲花。
却谓龌龊子,但饮莫相诧。
令我身后名,令我作仆射。
不如且共此一杯,人生有情良快哉。
诸君倘过长干里,双蛾扫尽黄金堆。
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君不见,魏其失势武安贵,世事人情真可嘅。
侯门冷落宾客稀,独有灌夫不相背。
将军使酒犹如故,酒酣那计丞相怒。
奋然独骂临汝侯,座上齐引去。
籍福按项不肯谢,麾骑缚夫置传舍。
东朝廷辩众不同,贵人岂比老秃翁?
势不足,灌氏族,蜚语上闻婴亦戮。
侯之得失自我耳,宁忍仲儒独先死。
君不见,前朝曾受淮南金,武安若在亦族矣。
绮缘未了,相思记得花前句。
自睡足、镜融残粉,帘卷宿雨。
天边初夜月,似浅照、凝绿芭蕉院宇。
纵留恋、春回素靥,苦展芳心,萦昨梦,无凭据。
影上雕阑,谩说曾相许。
况几度、紫箫吹引,碧凤来去。
莺盟燕约,又还妒、偏属神仙眷侣。
最难遣、韶华易幻,景色多妍情正在,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