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黄石斋先生手书诗册》
《题黄石斋先生手书诗册》全文
清 / 董凤三   形式: 古风

庄烈事猜忍,操切恶强谏。

宵小伺其隙,立朝不容善。

漳浦凛清修,忠佞亟所判。

投荒分固宜,再起心犹面。

材大用终难,时穷节始见。

陵微社已墟,草泽兵徒玩。

间关闽峤栖,讵异崖山窜。

披榛署台阁,募市充组练。

巍巍大将旗,居奇窃观变。

掌上弄孱主,笼中绁俊彦。

愤激感重臣,呼天泪如霰。

爝火光未豆,弱丝引才线。

闱闼防飙风,瞬息虞刀箭。

灭绝在须臾,死绥不待援。

亦如螳臂撑,宁无颈血溅。

辛苦出凶门,凄凉白羽扇。

乌合张空弮,曷足当蓬蔓。

一败遭系缧,霜刃目不眩。

留京故嵽嵲,往事谁涂炭。

步艰庙弗灵,穴殉身能办。

从容投笔余,正气归天汉。

前此梅岭头,后者榕江畔。

碧血共荧荧,千古星辰烂。

当其誓墓时,怆切松楸恋。

夫岂非人情,诸子亦在念。

躯发一朝捐,民彝胥荷担。

遗墨宝人间,精芒摄流电。

读之感概深,临风再三叹。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董凤三对中国历史上的庄烈皇帝(明朝崇祯帝)及其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诗人首先批评庄烈帝对待臣下的严苛和不容异己,导致了奸佞得势,忠良受难。接着描述了庄烈帝被贬至偏远地区后,仍然保持忠诚,但最终因形势所迫,不得不面对艰难抉择。

诗中提到的“陵微社已墟”象征着国家衰落,社会动荡,“披榛署台阁”则描绘了在乱世中艰难维持统治的情景。诗人对权臣的贪婪和皇帝的傀儡地位表达了愤怒,同时也赞扬了忠臣的坚韧和悲壮。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慨于忠臣们的牺牲,以及他们在逆境中的英勇与无奈,如“辛苦出凶门”、“霜刃目不眩”。最后,诗人以“碧血共荧荧”形容烈士们的英勇,他们的精神如同星辰般照亮历史,即使面临死亡,也坚守正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展现了对忠贞与悲剧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董凤三
朝代:清

董凤三,字梧冈,号鹤衔,浙江山阴人。乾隆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有《慎独斋吟剩》。
猜你喜欢

母师圣醉中落水用郭进之韵

无人桥上醉婆娑,脚力危时可柰何。

贺监未应真落井,屈平到底也随波。

浮云世事黄粮梦,斜日秋风薤露歌。

点检交情能有几,柴门今后雀堪罗。

(0)

答赵之美见和

不堪春事等闲妨,汲汲光阴过隙忙。

青眼久悬高士榻,白头羞入少年场。

风从定后花犹落,月自修来桂复香。

休向兵厨问消息,且教下马客先尝。

(0)

承和复用韵

草草杯盘兴不妨,一年一度送春忙。

我无酒量难投社,君有诗情合擅场。

衣锦堂前冠盖贵,落花径里绮罗香。

暂时忘却愁滋味,蓦上心来似胆尝。

(0)

翠微寺二首·其二

南山深锁翠微宫,寺在山南十里东。

祇怪朝来衫袖湿,不知身在翠微中。

(0)

题刘德温画湖山丰夏横幅四绝·其一

闻道神仙郭恕先,曾将清夏写湖山。

而今宝墨归天上,时许刘郎见一斑。

(0)

和舜元杂诗二首·其二

三五残星阙角东,淡黄杨柳月明中。

贪看稚子收残叶,驻马天街满袖风。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