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外气候每岁三四月间已如剧暑客有自吉阳至者寓馆问汉亭累日且言吉阳气候昼夜如炊因叹此邦之胜乃知人生无有足时不经热恼岂知平日之清凉乎故古之达者每以此对治释氏云推落大火坑火坑变成池皮鞋和尚以为即时清凉也苏公亦云岭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予谪居岭海踰十五年见闻习熟不以为异因作此诗以自慰且以警世之贱丈夫一不快即愁叹怨愤或讥谤怒骂如柳刘之徒盖未足以语此也》
《海外气候每岁三四月间已如剧暑客有自吉阳至者寓馆问汉亭累日且言吉阳气候昼夜如炊因叹此邦之胜乃知人生无有足时不经热恼岂知平日之清凉乎故古之达者每以此对治释氏云推落大火坑火坑变成池皮鞋和尚以为即时清凉也苏公亦云岭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予谪居岭海踰十五年见闻习熟不以为异因作此诗以自慰且以警世之贱丈夫一不快即愁叹怨愤或讥谤怒骂如柳刘之徒盖未足以语此也》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客自东来说吉阳,始知儋耳本清凉。

潮声卷海千峰雨,月色侵门满地霜。

更欲何方寻佛国,此生真欲老蛮乡。

安心守一师吾祖,尚觉人间日月长。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描述一位从吉阳来的人对儋耳气候的赞叹,表达了对生活中的清凉与舒适之感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比喻,如潮声、海雨、月色、霜地等,生动描绘了吉阳气候的宜人之处。同时,诗人借由“佛国”、“蛮乡”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满足与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更欲何方寻佛国,此生真欲老蛮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既是对佛国般清净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当前生活环境的满意。诗人认为,只有经历了生活的热恼,才能真正体会到日常生活中那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

“安心守一师吾祖,尚觉人间日月长。”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在经历了生活的起伏后,诗人认为内心保持安宁,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悠长,生活充满了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答王觉斯见寄二首·其二

山鸟鸣间关,林风静容与。

携将青玉案,行歌少俦侣。

古谊日以疏,德毛鲜克举。

大道本康庄,斯人独古处。

何以报琼瑶,萧萧就汀渚。

(0)

山堂初搆张仪吉以诗见贻次韵辄答

便可名愚谷,因之搆息庐。

垂萝丝匝户,细草蔓萦裾。

独抱丘中赏,依然濠上居。

看花频梦蝶,洗墨自衔鱼。

小筑偏临水,荒台迥瞰虚。

和烟分径竹,过雨理园蔬。

柳眼经春媚,荷钱望月舒。

瓶花兼露折,阶药带云锄。

机息轻鸥狎,情閒野鹤如。

北窗聊偃仰,午梦正蘧蘧。

(0)

湖南九歌·其六

横塘疏柳绕长堤,楚客行吟日渐西。

官懒古来推漫叟,江源南去透愚溪。

轮蹄远隔中原道,林壑偏宜大隐栖。

颇似淮阳高卧者,梦回犹怪午时鸡。

(0)

过黄陵庙·其一

烟雨初消苦竹幽,鹧鸪啼破碧云愁。

黄陵庙口西风急,不觉潇湘瑶草秋。

(0)

浔阳曲·其二

上江向襄阳,下江向扬州。

侬船在中央,郎心在两头。

(0)

舟中杂咏·其十六

江都全盛日,锦缆引龙舟。

画楫三千女,空馀邗水流。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