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论可怜哉,无心任去来。
狙公徒自喜,鸥鸟浪相猜。
塞马宁非福,池鱼枉见灾。
扁舟从此去,回首谢氛埃。
世论可怜哉,无心任去来。
狙公徒自喜,鸥鸟浪相猜。
塞马宁非福,池鱼枉见灾。
扁舟从此去,回首谢氛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的《丙辰罢郡得祠》,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和官场生活的感慨。首句“世论可怜哉”揭示了对世人评价的无奈与同情,暗示了社会舆论的无情和冷漠。次句“无心任去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浮沉的淡然态度,他无意于世俗的进退荣辱。
“狙公徒自喜”以猴子比喻那些得意忘形的小人,暗示他们自以为得计,实则无知可笑。而“鸥鸟浪相猜”则以鸥鸟之间的猜忌,映射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这两句寓言式的表达,批判了世态的虚伪和人心的险恶。
“塞马宁非福,池鱼枉见灾”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塞翁失马未必是祸,池鱼之困也可能并非真正的灾难,以此揭示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知。最后,“扁舟从此去,回首谢氛埃”表达了诗人决定远离尘嚣,驾舟归隐的决心,以扁舟为载体,象征着对纷扰世事的告别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的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的文学特色。
秋高兴何远,爽气掬星河。
雨晴山势飞动,楼外雁来多。
丹桂香凝幕府,银烛光摇青琐,试问夜如何。
天地大无外,老子尽婆娑。写兵机,脩马政,咏铙歌。
西风莫添,华发壮志未消磨。
眼见帝都龙虎,人似仙洲麟凤,留我共銮坡。
把酒暂舒啸,明月借金波。
水深深,山重重,前溪后岭万苍松。
我来秋雨霁,夜宿深山中。
霜寒千里龙蛇怒,岩谷萧条啸貔虎。
波涛漾漾生秋寒,碧落无云自飞雨。
珑珑兀兀惊俗聋,馀韵飘萧散碧空。
悠然策杖出门去,方知万壑生清风。
清欢一夕无今古,句引幽人风雅句。
那堪更被山头月,团圆挂在青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