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门歌》
《石门歌》全文
宋 / 释有需   形式: 古风

吾结草庵蔡溪侧,四顾峰峦皆峭壁。

石门千仞锁天津,来者欲登那措足。

住此庵中是何缘,不诗不颂亦不禅。

饥来苦菜和根煮,叠石为床困即眠。

日照诸峰阴羃羃,负暄孤坐情何适。

驯伏珍禽趁不飞,猿猱扪我衣中虱。

闲支瘦筇六七尺,山行野步扶危力。

披云入草不辞劳,逢人打破修行窟。

或停松,或坐石,静听溪泉漱鸣玉。

源深洞邃来不休,声声奏尽无生曲。

杂羽流商谁辨的,五音六律徒敲击。

有时乘兴上高峰,大笑狂歌天地窄。

(0)
鉴赏

这首《石门歌》由宋代僧人释有需所作,描绘了诗人隐居于蔡溪畔草庵的生活情景,以及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首句“吾结草庵蔡溪侧”开篇点明地点,诗人自建草屋于蔡溪之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四顾峰峦皆峭壁”一句,以四周险峻的山峦衬托出草庵的孤独与静谧,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独立。

“石门千仞锁天津,来者欲登那措足”两句,通过描述石门的高耸与险峻,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决心与勇气。

“住此庵中是何缘,不诗不颂亦不禅”则揭示了诗人在此居住的原因,并非为了吟诗作对或是追求禅悟,而是出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饥来苦菜和根煮,叠石为床困即眠”描绘了诗人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通过日常琐事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

“日照诸峰阴羃羃,负暄孤坐情何适”表现了诗人独坐山巅,享受阳光与清风的情景,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愉悦与满足。

“驯伏珍禽趁不飞,猿猱扪我衣中虱”一句,通过与山中动物的互动,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内心的平和与宽容。

“闲支瘦筇六七尺,山行野步扶危力”描述了诗人手持竹杖,自由自在地在山间行走,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披云入草不辞劳,逢人打破修行窟”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自然之中,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或停松,或坐石,静听溪泉漱鸣玉。源深洞邃来不休,声声奏尽无生曲”描绘了诗人静坐山间,聆听溪水潺潺,感受生命的韵律,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

“杂羽流商谁辨的,五音六律徒敲击”则通过音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纯净追求。

“有时乘兴上高峰,大笑狂歌天地窄”结尾处,诗人以豪迈的姿态登上高山,放声歌唱,表达了对自由与广阔天地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热情的释放。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自然景观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隐逸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有需
朝代:宋

释有需,俗姓陈,莆田(今属福建)人。始居雪峰东庵,创万安院于何岩。部使者陈觉民延住福州鼓山。后与陈易同隐于石门。清乾隆《仙游县志》卷四五有传。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石湖

问棹黄花后,归丹绿水前。

石湖烟月满,孤负载花船。

(0)

题周行画幛八首·其五

茅亭无人行,苍苍向山路。

招隐倘寻余,记取溪头树。

(0)

题周行画幛八首·其三

茅屋枕流水,孤山隐士家。

故人今在否,应出探梅花。

(0)

寿吴万为先生七十·其二

寄傲渔樵七十春,衣冠前代有遗民。

西窗烛剪深谈易,南郭山空独避秦。

领袖风骚吹晚辈,续成梼杌骂宵人。

通门词客多年少,未许彭宣压众宾。

(0)

病起遣怀十二首·其七

中年诸累尽,小隐一身孤。

遣女惟留犬,无妻可辟纑。

尊生焦赣易,嫚世长卿垆。

渐觉浮名远,时时混酒徒。

(0)

病起遣怀十二首·其四

不到东皋久,知应新涨生。

潮回博陆庙,云掩越王城。

寒食山茶落,春阴海市成。

平沙官柳直,羡杀马蹄轻。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