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舌》
《百舌》全文
唐 / 郑愔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

(0)
翻译
百舌鸟在高高的树上鸣叫,它的声音变化多端。
请问这声音为何如此频繁,现代社会人们不再崇尚沉默。
注释
百舌:鸟名,因其能模仿多种鸟鸣而得名。
高树:指树梢或高处。
弄音:玩弄声音,此处指百舌鸟鸣叫。
无常则:没有固定的规律或模式。
借问:请问,表示询问。
声何烦:声音为何如此频繁。
末俗:末世,指现代社会。
尚:崇尚。
默:沉默。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并蕴含哲理的五言绝句。诗人通过描写“百舌鸣高树”,表现了自然界声响的丰富多彩和变化无常,借此抒发对世间喧嚣与沉默态度的思考。

“弄音无常则”一句,透露出一种对声音、音乐或语言运用规律性的探讨,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世事变幻莫测的感慨。"借问声何烦"则是诗人对周遭喧哗之声感到困惑和不解,进而引发出“末俗不尚默”这一深刻议论。

“末俗不尚默”暗示了诗人对于当世浮躁、好争好吵的风气所持有的批评态度。在这里,“末俗”指的是世道衰微,人们品德下滑;“不尚默”则意味着人们不再重视沉默和内省,而是追求表面的喧嚣与张扬。这一观点显示了诗人对于内在修养和精神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声响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于当世之弊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个人修养所持有的崇高理想。

作者介绍

郑愔
朝代:唐   字:文靖   籍贯:河北沧县(属沧州)   生辰:?- 710

郑愔(?- 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
猜你喜欢

偶阅黄岘孙参军艺兰馆诗草中有甲申乙酉两年马江基隆纪事诗稽覈精详当日战守情形历历在目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洵统兵者之龟鉴也意有所感追和八首

元戎持节渡重瀛,蕃舶潜踪蹑后程。

十道供张传契箭,千村拱卫撤乡兵。

叩关挑战声先夺,开壁鏖军计未成。

六月匡王空奏绩,谁封京观殄长鲸。

(0)

偶阅黄岘孙参军艺兰馆诗草中有甲申乙酉两年马江基隆纪事诗稽覈精详当日战守情形历历在目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洵统兵者之龟鉴也意有所感追和八首

边衅开端始越裳,蔓延台海益披猖。

艨艟万里轻飞渡,岛屿千门费设防。

筹笔独忧黄发老,将坛重泣紫髯郎。

行辕日日徵歌舞,肯信军中气不扬。

(0)

偶阅黄岘孙参军艺兰馆诗草中有甲申乙酉两年马江基隆纪事诗稽覈精详当日战守情形历历在目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洵统兵者之龟鉴也意有所感追和八首

汉使来乘博望槎,淋漓檄草走龙蛇。

黄门抗疏担时局,白袷谈兵压将家。

料敌几曾窥聚米,运筹争欲唱量沙。

征南饶有春秋癖,武库罗胸也合誇。

(0)

台湾八咏

山峻曰鸡笼,连云插海中。

炎方偶积雪,传播恁匆匆。

(0)

再叠台江杂咏原韵·其七

土田不粪便滋荣,百谷从教未识名。

一雨似秋三节夏,四时皆穫半年耕。

人非土著翻成庶,食有馀粮到处盈。

却恨摴蒲成夙疾,窃花儿女说风情。

(0)

再叠台江杂咏原韵·其四

密云狂吼几时开,鼍鼓逢逢潮汐回。

沙线两条翻白浪,台风六月作黄梅。

楼船出水凭帆疾,犀甲摧人藉将才。

惆怅鲛宫经百战,忠臣血溅白沙堆。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