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风静碧涵天,明月穿篷伴夜眠。
傍岸幽栖鸣络纬,声声偏入客船边。
青溪风静碧涵天,明月穿篷伴夜眠。
傍岸幽栖鸣络纬,声声偏入客船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水乡图景。首句“青溪风静碧涵天”,以“青溪”点明地点,以“风静”渲染氛围,以“碧涵天”展现水面的清澈与广阔,仿佛天空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次句“明月穿篷伴夜眠”,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宁静的夜晚,明月透过船篷,为夜眠之人带来一丝光亮和温暖,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神秘的氛围。
第三句“傍岸幽栖鸣络纬”,通过“络纬”的叫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络纬,即纺织娘,其叫声清脆悦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突出,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最后,“声声偏入客船边”一句,巧妙地将听觉感受与读者的情感联系起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艘客船上,亲耳聆听这自然之音,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买陂塘旋栽杨柳,参知渔艇机务。
巨川冒涉风涛险,此际缆烟维雨。朝泊渚。
到日落沧波,移傍寒梅屿。翠禽无语。
甚雪意方深,月明空载,独棹始成趣。
銮坡梦,年少纷纷权许。功名更欲侔吕。
桃花浪暖多肥鳜,不识绿蓑词句。常载醑。
岂特与、笔床茶灶联文谱。闲忙今古。
是世上何人,渊明日涉,董子不窥圃。
悯化真人,重阳师父,头头物物皆通。
归期预指,语话似心风。
果应南京行上,升霞后、教训臧公。
岐阳镇,顶冠下界,为我再传功。
华亭城西现,救予疾苦,气布身中。
在文登云上,显出慈容。
县宰尼庞虎见,经顷刻、复返天宫。
真实事,古今希罕,自是足人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