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真上人竹茶炉》
《题真上人竹茶炉》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

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

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

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ēnshàngrénzhúchá
míng / wáng

sēngguǎngāoxiánshìshìyōuzhúbiāncházàoyuèqīngliú

zhēngyángxiànsānchūnshēngdàixiāngjiāngliǎngànqiū

jiùqiāocāngxuělěngcuìōuqíngyǐnyúnchóu

chánwēngtuōzhòngkāishèruòzhīxīnshìzhàozhōu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绂的《题真上人竹茶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僧馆中的日常生活:竹编的茶灶煮着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种高雅而闲适的氛围。"气蒸阳羡三春雨"一句,将阳羡的好茶与春天的雨水相融,暗示了茶香的清新和水质的甘甜。"声带湘江两岸秋"则以声音比喻,想象茶水沸腾时仿佛带走了湘江两岸秋天的宁静,增添了听觉的享受。

"玉臼夜敲苍雪冷"描绘了夜晚研磨茶叶的场景,寒意与洁白的玉臼相映,显得清冷而雅致。"翠瓯晴引碧云稠"进一步描绘了泡茶的过程,翠绿的茶碗在晴空下倒映出碧云,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最后,诗人以禅翁重开茶社为背景,表达了对真上人品茶艺术的赞赏,同时也借赵州禅师的故事,暗示了茶道中的禅意与知音难觅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禅宗生活和茶文化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题梅花太极图十首·其三性质合凝

携杖来寻碧玉泉,千林红叶晚霜天。

何人写得琴中意,尽在疏枝浅水边。

(0)

山居春日杂吟·其三

南北东西经乱离,閒思往事只堪悲。

山中落尽梅花片,同赏春风更有谁。

(0)

分题送黄汝楫

冉冉孤生竹,生在昆崙之嶰谷。

直节离离出地深,寒梢蔚蔚参天绿。

竹高不受霜雪侵,愿君同保岁寒心。

竹管可作箫韶声,愿君吹作凤凰鸣。

凤凰鸣,致时雍,九奏方知孤竹功。

(0)

远别离·其一

远别离,百里奚,西戎已伯君当归。

人生莫忘贫贱知,至今令人思扊扅。

(0)

次韵李方叔

远树叶初岚色淡,曲塘雨足水痕肥。

何人春尽不饮酒,野老年饥犹典衣。

(0)

奉柬浙东索士嵓佥宪二首·其二

少微婺女接高冥,长立寒宵望使星。

支郡问民秋弭节,泮宫延士晓谈经。

云深仙石群群白,天外神山个个青。

不独豺狼走荒绝,亦闻蛟蜃落沧溟。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