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照在寻丈,水鉴才尺咫。
团团中天月,六合光芒里。
纤毫不可遗,形影随所似。
自非太阴精,何能得如此。
终古凛清澈,云翳徒为尔。
镜照在寻丈,水鉴才尺咫。
团团中天月,六合光芒里。
纤毫不可遗,形影随所似。
自非太阴精,何能得如此。
终古凛清澈,云翳徒为尔。
这首明代乌斯道的诗《皎月》描绘了一幅月光如镜的清幽景象。诗人以"镜照在寻丈,水鉴才尺咫"起笔,形象地写出月亮在广阔天空中的明亮与清晰,犹如大镜子映照天地,又如尺咫之水清澈见底。接着,他将月亮比喻为"团团中天月,六合光芒里",强调了月光普照六合的宏大气象。
诗人进一步赞美月亮的细节清晰,"纤毫不可遗,形影随所似",暗示月亮的光辉连最微小的事物都能映照出来,具有极高的精度和完整性。他以"自非太阴精,何能得如此"表达对月亮纯净本质的惊叹,认为只有月亮这样的自然精华才能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
最后,诗人以"终古凛清澈,云翳徒为尔"作结,强调月亮的永恒清澈,即使有云彩遮挡,也无法掩盖其光辉,展现出月亮高洁不染尘埃的特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皎洁月亮的深深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和谐与纯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