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起·其一》
《晓起·其一》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梦破风烟迥,衾寒不自由。

钟声到枕曙,月影入帘秋。

雁过江山老,蛩吟草树愁。

整冠人共笑,两月不梳头。

(0)
注释
梦破:梦醒。
风烟迥:遥远的风烟。
衾寒:被子寒冷。
不自由:无法自主。
钟声:寺庙或报时的钟声。
枕曙:枕边曙光。
月影:月光。
秋:秋天。
雁过:大雁飞过。
江山老:江山显得古老。
蛩吟:蟋蟀鸣叫。
草树愁:草木带忧愁。
整冠:整理帽子或衣冠。
人共笑:人们一起笑。
两月:两个月。
不梳头:没有梳理头发。
翻译
梦境在风烟中破碎,被子寒冷难以自控。
钟声伴我直到天亮,月光穿过窗帘带来秋意。
大雁飞过,江山似乎也随之苍老,蟋蟀在草木间哀鸣诉愁。
整理好衣冠,人们都笑我,两个月没梳理头发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醒来后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梦破风烟迥,衾寒不自由,表达了夜晚的寂寞和清晨的凉意,衾,即被子,这里形容早晨醒来时的感觉,不仅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有心灵上的不自在。

钟声到枕曙,月影入帘秋,诗人通过耳边传来的钟声和窗棂间投射的月光,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过渡到清晨的画面。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月影则增添了一丝秋意,使得早晨的气氛更加凄凉。

雁过江山老,蛩吟草树愁,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透露出诗人心中对时光流逝和年华增长的感慨。雁,即大雁,这里用来比喻岁月的流逝,而蛩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整冠人共笑,两月不梳头,是对外界看似平常而内心却充满苦闷的自我写照。整冠,即整理帽子,这里代表着表面的整洁,而两月不梳头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颓废与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清晨醒来后的孤独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赠李都阃

好武将军独,能文更爱君。

异勋江左策,名阀陇西闻。

散帙临秋水,投壶过夕曛。

长怀醉别处,箫吹遏溪云。

(0)

舟泊清江有怀交游诸公二首·其二

日射江流紫,烟沙冻欲开。

臈从梅蕊破,春傍雪涛回。

北斗瞻星入,东风应律催。

鹓鸾隔朝省,不共上元杯。

(0)

山中怀白岩二首·其二

昔奉山陵使,曾同虞殡吟。

鳌翻沧海变,龙去鼎湖深。

紫极瞻云地,清霄望月心。

苍苍松柏里,怀往益沾襟。

(0)

下陵二首·其二

窈窈山径僻,喧喧徒御归。

马逢危石住,灯入古林稀。

树密全妨盖,云寒半湿衣。

红门知不远,秋角听依微。

(0)

颐痾清源中秋罹雨宵分言霁短音寓怀

隔岁乡关月,中秋想一看。

真愁白发显,翻隐碧云端。

桂影流烟湿,金波映浦寒。

鸡鸣兴不浅,吟酌细凭阑。

(0)

薛封君挽歌三章·其二

泉扃何有兮厚土绵绵,上跱松柏兮下奠泗渊。

公宵处兮昼尔瞑,洞神理兮暧千年。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