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三首·其一》
《送僧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古风

蜀川老觉家潼川,怀中交子是铁钱。

三年听讲大慈寺,执卷问之不识字。

三年参禅大隋山,盖龟劫火犹颟顸。

瞿塘忽放铁船下,不问滟滪堆如马。

逆风使过荆湖南,焦荔林中来放憨。

同风莫倚闽与蜀,饮水更须防蛊毒。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的《送僧三首》中的第一首,以蜀地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老僧的生活经历和旅途见闻。诗中通过“蜀川”、“潼川”、“大慈寺”、“大隋山”等地理名词,展现了僧人曾在四川一带游历和修行的场景。

首句“蜀川老觉家潼川”点明了僧人的故乡在潼川,而他在蜀川生活已久,显得老成持重。接下来的两句“怀中交子是铁钱”,形象地描述了僧人随身携带的货币是铁铸的钱币,暗示了当时四川地区铁钱流通的情况。

“三年听讲大慈寺,执卷问之不识字”描绘了僧人在大慈寺学习经文,尽管勤奋,但因不识字,无法深入理解。这反映了古代佛教教育的现实状况,也体现了僧人的虔诚和毅力。

“三年参禅大隋山,盖龟劫火犹颟顸”则转而写僧人在大隋山修行,面对佛法的深奥和世间磨难,仍然懵懂无知,但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瞿塘忽放铁船下,不问滟滪堆如马”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僧人乘船过瞿塘峡的情景,即使面对险恶的江流,他也不畏艰险,显示出超脱世俗的决心。

最后两句“逆风使过荆湖南,焦荔林中来放憨”描绘僧人逆风南行,途经荆湖,经过焦热的荔枝林,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同时也寓含了僧人旅途的艰辛。

整首诗以送别僧人为线索,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经历和旅途见闻,展现了僧人的修行精神和坚韧性格,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赠程葛川·其二

竹下佳人席,花中长者车。

尊罍频至夜,歌吹欲愁予。

词赋宜青岁,韬钤有素书。

古来双孺子,于尔意何如。

(0)

东安·其二

匡庐九叠屏,分得一峰青。

地削芙蓉瓣,天悬瀑布瓴。

千山连彩翠,半壁障空冥。

一片城西影,风吹落县庭。

(0)

汪学博携饮罗湖·其二

随君尊酒去,一一上湖桥。

童子木兰枻,将军青玉箫。

暮风生铁飓,春水上咸潮。

并马严城入,月明还见招。

(0)

高廉雷三郡旅中寄怀道香楼内子·其九

赤蟹秋来美,蛮娘素手分。

心憎巾影拂,梦恨鬓花薰。

椰子含甘液,伽南吐紫氛。

幽闺人正苦,不忍恋徐闻。

(0)

高廉雷三郡旅中寄怀道香楼内子·其二

月井蜘蛛度,花轩翡翠过。

风长怜柳弱,水绿恨萍多。

瘦出飞龙骨,凉添孔雀罗。

裁书频见寄,细腻写曹娥。

(0)

苗烈妇挽诗·其三

阿舅罗浮令,初移鲍靓家。

可怜勤赤子,不得事丹砂。

有妇为黄鹄,无儿比白华。

返魂终已矣,洒泪满烟霞。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