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吟不觉兔毫枯,偶探囊中笑子虚。
欲觅管城何处是,中书君自有中书。
狂吟不觉兔毫枯,偶探囊中笑子虚。
欲觅管城何处是,中书君自有中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送笋菰与方德润大琮右史仍求霜毫(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赏识和期望。
“狂吟不觉兔毫枯”,这里的“狂吟”指的是一种热情奔放的写作状态,“兔毫”比喻笔端的文思,如同兔毛一般绵密而丰富,诗人在此表达自己创作时的激情和才思的旺盛。
“偶探囊中笑子虚”,“囊中”指的是物品收纳的地方,“笑子虚”可能是指诗人偶然从囊中拿出一些笔墨之物,意在比喻即兴创作或随手拈来的佳句,而“笑”字则表达了一种自信和轻松的态度。
“欲觅管城何处是”,这里的“觅”是寻找的意思,“管城”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书籍收藏的地方,或比喻知识的宝库。诗人在此表现了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想要探索和发现更深层次的智慧。
“中书君自有中书”,“中书”原意为内府之书,即珍贵的典籍。这句表达了诗人相信友人方德润大琮右史(可能是官职)自己拥有丰富的学问和才华,能够在文学上有所建树。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期许,以及对知识探求的热情,展现了作者的个性和文学追求。
君不见沧海沤,聚珠如山瞥眼收。
又不见青山云,长空去住徒氤氲。
人生如寄亦何有,世上荣华只翻手。
五陵原上秋田儿,昔日华驹金作羁。
秋风萧萧吹白草,空留径路令人悲。
咸阳宫殿亦消歇,麟阁云台总骚屑。
世上认假皆成真,鹿梦还从梦中说。
君家茅屋山之幽,仿佛天边十二楼。
溪风徐来帘上钩,落叶满山松竹秋。
何时与君携手登上头,当窗浩歌消百忧。
胡为劳形死不休,醉看蜃海成山丘。
洞府湛清虚,楼居镇常寂。
髹几检道书,露台点羲易。
倏尔四十年,重来感陈迹。
落日照轩棂,分明睹畴昔。
玄侣故相知,常得分讲席。
向予展殷勤,往事犹记忆。
尔颜向衰槁,黄白竟何益。
别去一潸然,遥天度云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