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楼晓起银屏冻,莫倚危阑。又倚危阑。
雁送西风扑面寒。声声碎玉鸣檐铁,怕说心酸。
早已心酸。冰雪关河去住难。
琼楼晓起银屏冻,莫倚危阑。又倚危阑。
雁送西风扑面寒。声声碎玉鸣檐铁,怕说心酸。
早已心酸。冰雪关河去住难。
这首《采桑子》由清代诗人丁榕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琼楼银屏、寒风凛冽、大雁南飞的冬日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首句“琼楼晓起银屏冻”,以“琼楼”形容楼阁的华美,早晨起来时,银色的屏风上已结满了霜冻,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接着“莫倚危阑”一句,劝诫读者不要轻易倚靠在高处的栏杆上,暗示了环境的寒冷与危险,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又倚危阑”则与前一句形成对比,似乎主人公在经历了最初的警觉之后,又再次选择了靠近那危险的边缘,这种行为的反差,反映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雁送西风扑面寒”一句,通过大雁南飞的形象,将自然界的寒冷直接传递给人物的感受,同时“西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大雁的迁徙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离别。
“声声碎玉鸣檐铁,怕说心酸”描绘了檐铁上冰凌破碎的声音,如同碎玉般清脆悦耳,却也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凄凉与哀伤。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面对寒冷与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一句“冰雪关河去住难”总结了整首词的主题,冰雪覆盖的关河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不易,无论是前行还是归家,都充满了困难与挑战。这句话不仅点明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寓意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旅程中不可避免的离合悲欢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与苦难并存的深刻体悟。
明月鉴重帏,凉风吹绮疏。
佳人扬清讴,顾影伤离居。
昔别黄鸟鸣,倏忽秋兰舒。
繁华不再至,欢乐宁倩馀。
迢迢牵牛星,万古恒不渝。
所思杳天末,日夕增烦吁。
秦女善鸣筝,赵女亦吹竽。
筝竽岂不哀,不如琴瑟娱。
织缣常苦迟,织素常苦劬。
嗟哉织作勤,泪下沾罗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