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苇沟村,膏车出邮传。
倦睫带残睡,春风醒酒面。
板桥响马蹄,拍拍起凫雁。
圆沙平似镜,幽草细如线。
此古长城窟,有辽作凉殿。
川原罫眼布,界限犬牙穿。
人坐安车中,行店默数遍。
宿粮不再舂,已阅五州县。
早发苇沟村,膏车出邮传。
倦睫带残睡,春风醒酒面。
板桥响马蹄,拍拍起凫雁。
圆沙平似镜,幽草细如线。
此古长城窟,有辽作凉殿。
川原罫眼布,界限犬牙穿。
人坐安车中,行店默数遍。
宿粮不再舂,已阅五州县。
这首清代文昭的《苇沟村》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情景。诗人早早地离开苇沟村,驾车前往邮传之地,困倦中带着残留的睡意,却被和煦的春风轻拂,仿佛酒醒一般。马蹄声在板桥上回荡,惊起了栖息的野鸭和大雁。沿途的景色宁静而细致,圆润的沙地如同镜子,幽深的草丛细如丝线。诗人行经的长城遗址,曾是辽代的清凉宫殿,山川原野如同棋盘般分布,边界错落有致。坐在舒适的马车上,他默默数过一个个旅店,感叹旅途中的粮食已经消耗殆尽,他已经穿越了五个州县。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风景的秀美,流露出诗人对行程的深深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