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波触石喧,古木抱崖拥。
老蛟压泥蟠,一笑作潭洞。
孤峰起崷崒,哀壑浩呼汹。
腥风噤蛙淫,冻雨落毛氄。
凛凛白昼寒,瘴发立尽耸。
旱气曛日黄,缩爪但阴拱。
悠然四大海,敛此一毛孔。
安得化为霖,蕙叶有光宠。
跳波触石喧,古木抱崖拥。
老蛟压泥蟠,一笑作潭洞。
孤峰起崷崒,哀壑浩呼汹。
腥风噤蛙淫,冻雨落毛氄。
凛凛白昼寒,瘴发立尽耸。
旱气曛日黄,缩爪但阴拱。
悠然四大海,敛此一毛孔。
安得化为霖,蕙叶有光宠。
这首诗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壮丽与奇特,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老蛟压泥蟠”、“腥风噤蛙淫”、“冻雨落毛氄”,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溪流的喧嚣、古木的苍劲以及风雨的威力。同时,“孤峰起崷崒,哀壑浩呼汹”则突出了山峰的峻峭和山谷的深邃,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探讨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凛凛白昼寒,瘴发立尽耸”、“旱气曛日黄,缩爪但阴拱”,通过对比白昼与夜晚、旱季与雨季的景象,反映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最后,“悠然四大海,敛此一毛孔”表达了对大自然广阔无垠的敬畏之情,而“安得化为霖,蕙叶有光宠”则寄托了诗人希望自然界的恩泽能够惠及人间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宇宙万物的哲学思考。
露咽秦箫,云沉蜀镜,青门路断无人识。
孰将旧事繁华,旧梦凄清,一齐付与寒螀泣。
依稀豪竹间哀丝,当筵细谱龟兹律。写出。
多少王康调逸,泪痕和墨如铅泻。
回想噤苑乌啼,鼎湖龙化,落叶添萧瑟。
千秋遗恨怕重提,生怜明月圆还缺。
玉梅未落,早东风作弄,浴茧时节。
衣卸湖棉犹道暖,直似残春无别。
柳眼全舒,蕉心欲展,芳草连天末。
阑干凝望,玉兰开遍如雪。
犹记昔日东墙,海棠娇倚,半被轻寒勒。
最是黄昏疏雨过,掩映晶帘明月。
摘粉香清,煎酥色腻,庭下曾攀折。
绿窗人远,此情还共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