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杭都旅舍腊日感事》
《杭都旅舍腊日感事》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三年腊日常为客,愁绝梅花独自看。

万里尘沙走西蜀,九衢风雪卧长安。

生来可是儒冠误,老去偏知世路难。

安得长閒伴溪叟,醉歌时掣钓鱼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gdōushègǎnshì
sòng / sūnyìngshí

sānniánchángwèichóujuéméihuākàn

wànchénshāzǒu西shǔjiǔfēngxuěchángān

shēngláishìguānlǎopiānzhīshìnán

ānchángjiānbànsǒuzuìshíchèdiào竿gān

翻译
每年的腊月我常常在外漂泊,心中满是对梅花独自绽放的忧愁。
踏上万里的征途,穿越尘沙直奔西蜀,而我在长安的街头忍受着风雪的侵袭。
一生以来,是否因为儒雅的书生气而误入歧途?年老时更深切体会到人世的艰难。
如何才能长久地闲适,与溪边老翁相伴,一边饮酒一边垂钓。
注释
腊日:农历十二月,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习俗。
愁绝:极度忧愁。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尘沙:形容环境恶劣。
西蜀:古代地区名,今四川一带。
九衢:繁华的街道。
长安:古都,这里指唐代的首都长安。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代指儒生身份。
误:错误的选择或遭遇。
世路:人世间的生活道路。
长閒:长久的闲暇时光。
溪叟:溪边的老者。
掣:拉,此处指握持。
钓鱼竿:象征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岁末之际,独自一人远离家乡的凄凉情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梅花、尘沙、风雪,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困顿。

"三年腊日常为客,愁绝梅花独自看"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三年的岁末在外漂泊,无法回家团聚。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贞,但在这里它却成为了诗人孤独感怀的对象。

"万里尘沙走西蜀,九衢风雪卧长安"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行旅的艰辛与自然环境的险恶。诗人的足迹遍布千里,甚至在风雪交加中也要继续前进,这种境遇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易。

"生来可是儒冠误,老去偏知世路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对于人世间道路艰辛的深刻体会。儒冠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学术或仕途选择,但这种选择并没有带给他预期的安稳与幸福,反而让他在老去之际才真正感受到世事的艰难。

"安得长閒伴溪叟,醉歌时掣钓鱼竿"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这种生活中,他可以与自然亲近,与村叟为伍,享受简简单单的乐趣。醉歌和钓鱼都是古代文人常常描绘的闲适情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位宋代文人的深沉感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悲凉,更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普遍的心声。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赵昌海棠图

银烛烧残梦未回,旧家庭院已荒苔。

玉箫声杳人何处,惟有东风燕子来。

(0)

寄彦敬

高人归隐久投簪,日转花阴睡正酣。

阶下斑衣森玉立,诗来犹说爱宜男。

(0)

晓发金华

一带寒林古木齐,濛濛山色乱云迷。

沿村问酒难寻店,隔岸呼舟欲渡溪。

夜雨草深蛙鼓闹,晓风花落子规啼。

可怜客路多岑寂,何处垂杨驻马蹄。

(0)

旅怀

江湖为客久,归计与谁论。

春色草无路,雨声人闭门。

薄衣知酒煖,病眼觉灯昏。

蜀水家边景,连宵役梦魂。

(0)

钱塘行在

凤舞龙飞处,寒烟半野蒿。

地卑东海近,天远北辰高。

来往春秋燕,盈虚日夜潮。

老僧年八十,对客话前朝。

(0)

咏怀旧隐十五首·其十一

昔人营寺日,野老在朝时。

栋宇山林净,松杉土壤宜。

海尘留法雨,檀施寄禅枝。

接地多先垄,春秋拟合祠。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