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二》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馀。

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黄公觅素书。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一种独特看法。"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馀"两句,通过对比世俗与神仙的不同境界,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人认为,在世俗眼中,贫穷是一种疾病,但对于追求道法的修行者而言,他们却能从中学习到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黄公觅素书"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宴宾客、享受人生的欢乐场景。诗人只关心如何以美酒留住那些有才华的朋友,而不去询问古代圣贤黄公(孔子)的书籍。在这里,"白酒"象征着生活中的简单乐趣,而"黄公觅素书"则代表了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强调了生活中应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特有的豁达与超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友谊以及精神追求的一种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三

南园清夜。临水朱阑垂柳下。从坐莲花。

潋滟觥船泛露华。酒阑歌罢。双□前愁东去也。

回想人家。芳草平桥一径斜。

(0)

浪淘沙令·其四

雨过碧云秋。烟草汀洲。远山相对一眉愁。

可惜芳年桥畔柳,不系兰舟。为问木兰舟。

何处淹留。相思今夜忍登楼。

楼下谁家歌水调,明月扬州。

(0)

更漏子三首·其三付金钗

付金钗,平斗酒。未许解携纤手。吟警句,写清愁。

浮骖为少留。旧游赊,新梦后。月映隔窗疏柳。

闲砚席,剩衾绸。今秋似去秋。

(0)

忆仙姿/如梦令·其六

柳下玉骢双鞚。蝉鬓宝钿浮动。

半醉倚迷楼,聊送斜阳三弄。豪纵。豪纵。

一觉扬州春梦。

(0)

曹永州哀词

老眼春风两泪倾,穗帷樽俎异平生。

可惊人与琴俱绝,但见肴晞酒复清。

相合水边传美政,飞来峰下启佳城。

翩翩五六奇男子,肯使高门坠厥声。

(0)

九日寄维扬刘明仲

扬舲瓜步背瓜洲,底处孤亭是玉钩。

蜡烛有心啼别夜,布帆无恙到南州。

黄华嘉节与何事,白发故人分取愁。

赖有沧江知客恨,长年西北望京流。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