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阴那灵雨》
《阴那灵雨》全文
明 / 李士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指峰前白鹤旋,空中锡卓祖居先。

桥横曲涧三株树,路入曹溪一洞天。

听法缘深禽解语,住山岁久俗如禅。

甘霖愧负苍生望,灵雨分膏且插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阴那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氛围,充满了禅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五指峰前白鹤旋,空中锡卓祖居先”,以白鹤在五指峰前盘旋起舞,象征着山中高洁的仙风道骨,而空中悬挂的锡杖则暗示着此处曾是高僧修行之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桥横曲涧三株树,路入曹溪一洞天”,通过描述一座横跨曲折山涧的小桥,以及桥边的三棵树,以及通往曹溪的神秘洞天,展现了阴那山的幽静与神秘,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颈联“听法缘深禽解语,住山岁久俗如禅”,运用拟人手法,说鸟儿能理解佛法的深奥,居住山中多年的俗人也如同得道的禅者,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智慧的崇敬,以及对山中生活平静、和谐状态的向往。

尾联“甘霖愧负苍生望,灵雨分膏且插田”,诗人自谦地表示未能带来丰沛的雨水满足众生的期望,但愿这灵雨能滋润土地,帮助农民插秧,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阴那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对佛法智慧的崇敬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士淳
朝代:明

李士淳(一五八五 — 一六六五),号二何。程乡(今梅州)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一六〇九)解元,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年)进士。授山西翼城知县,调曲沃知县。十一年(一六三八年)以卓异召入对策,授翰林院编修,任东宫讲读。十六年任会试同考官。晚年归隐灵光寺三柏轩。著有《三柏轩集》、《古今文范》、《诗艺》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五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仲时春莫怀归

奕奕新诗饱琢磨,精灵如此竟谁过。

共听鶗鴂春将老,旧记骊驹子试歌。

坐病已孤新岁酒,忍穷思种故山禾。

祇今石鼓文多缺,谁为铨量掘臼科。

(0)

题闻政堂

先生敛经纶,筹帷赞西方。

一朝去幕府,委佩朝明光。

召见天叹晚,占对何琅琅。

小试分顾忧,持麾来边疆。

善政期必闻,明训思对扬。

朝夕惧有阙,萧然坐斯堂。

讼缿亦已空,燕寝凝清香。

他年报政归,从渠爱甘棠。

(0)

胜亭雪望

上元云路玉尘飞,应是虬骖罢会归。

望合郊原人世变,映浮城郭夜灯微。

连天忘却黄冈县,际水平将赤壁矶。

滚滚长江耐澄挠,浪回鸥鸟一惊翚。

(0)

诚台晚意

麦夏西山日脚斜,峰云千里尽丹霞。

晴岚榱桷水春涨,芳草园林路晚花。

远近子规啼怨抑,高低乳燕语淫哇。

官身归是何年社,信美诚台不似家。

(0)

无题

朦胧夜色暗浮云,咫尺氛埃怯战尘。

深夜鸣榔到庭户,江湖知有钓鱼人。

(0)

夏日昼寝

至乐归灵囿,栖神得睡乡。

青奴凉自惬,班友梦偏长。

莫管黄粱熟,何须绿醑尝。

知他人世界,若处有虞唐。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