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初临.杜鹃花同云臣赋》
《夏初临.杜鹃花同云臣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燕春台

昨夜枝头,问谁啼血,洒来并入花丛。

纵使春归,也须偷注殷红。为伊细数行踪。

记乡关、栈阁千重。曾随花蕊,葭萌驿前,一路飘蓬。

淡烟粉水,斜月绵州,华阳士女,蜀国丝桐。

便为花鸟,魂犹恋此安穷。

欲拜低头,最怜他、姓氏相同。莫愁浓。

溪山此间,不异新丰。

(0)
鉴赏

这首《夏初临·杜鹃花同云臣赋》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杜鹃花为题,描绘了杜鹃花的美丽与哀愁,以及与故乡的深切联系。

词中开篇“昨夜枝头,问谁啼血”,以杜鹃鸟的啼声起笔,引出杜鹃花的色彩与情感。接着“洒来并入花丛”、“也须偷注殷红”,描绘了杜鹃花鲜艳夺目的红色,仿佛是杜鹃鸟的鲜血融入花中,赋予花朵独特的生命力和哀伤之美。

“为伊细数行踪”一句,将杜鹃花拟人化,表达了对杜鹃花生长历程的关注与怀念。“记乡关、栈阁千重”、“曾随花蕊,葭萌驿前,一路飘蓬”,通过回忆杜鹃花从故乡出发,随风飘荡的旅程,展现了其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淡烟粉水,斜月绵州,华阳士女,蜀国丝桐”几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将杜鹃花与四川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其与故乡的紧密联系。

“便为花鸟,魂犹恋此安穷”表达了杜鹃花即使化为花鸟,其灵魂仍渴望留在这片土地上,体现了对故乡的深情与不舍。

最后,“欲拜低头,最怜他、姓氏相同”一句,以一种谦卑的姿态表达对杜鹃花的敬仰之情,同时强调了与杜鹃花在某些方面(如姓氏)的相似性,深化了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

“莫愁浓。溪山此间,不异新丰”则以乐观的态度,表达了对杜鹃花所在之地的赞美,暗示即便身处异乡,也能找到与故乡相似的美好,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慰藉与希望。

整首词通过对杜鹃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六公篇·其四徐博士昌谷

斯人江左秀,朗若披云岑。

清风振玉佩,白雪鸣瑶琴。

应刘失前步,陆谢无遗音。

太息谈艺录,良工诚苦心。

(0)

别司马汪公八首·其八

河汉杳无极,仙槎逝难留。

明发还旧疆,何以写我愁。

依依丈人行,倾盖为九州。

天都望威凤,八翼凌空游。

誓将振弱羽,岁岁行相求。

(0)

入新都访汪司马伯玉八首·其二

轩车何皇皇,东下武林驿。

冠盖罗长衢,嘉宾四面集。

伊余实驽蹇,喟焉伤伏枥。

一顾天闲空,高座倾四席。

眷眷忘年交,惓惓在兹夕。

(0)

折杨柳

恨杀城南柳,丝丝管离别。

殷勤折赠君,记取艳阳月。

(0)

嵩阳书院观碑忆李宪副元树·其二

懒挥楚赋静心神,李白知谁是后身。

试问汉时三柏树,有灵曾阅几诗人。

(0)

聂政墓

轵里空馀鸟雀愁,依然落日对荒丘。

丈夫一诺轻生死,浩叹风前万木秋。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