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林惟承掌教安福》
《送林惟承掌教安福》全文
明 / 黄佐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黄河发阳纡,源从天稷来。

观澜欣自领,懿此圣胚胎。

松楼从予游,卓有不群材。

知天得肯綮,胸次罗九垓。

文章出馀绪,炳焕干斗台。

德足为国华,敛之在灵台。

有如潭中龙,蜚动需春雷。

安成山南北,杞李连台莱。

含萌待施化,此去归栽培。

蹇予老栖霞,黄花傲霜开。

渺然自兹别,骊歌荐鸾杯。

洙泗道非遥,溯自江门隈。

鹏飞九万里,入望心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佐所作的《送林惟承掌教安福》。诗中以黄河发源地为引子,寓意深远,展现了一种宏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诗人通过描绘黄河源头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喻了对林惟承才能的赞美。

“松楼从予游,卓有不群材。”这两句直接点名林惟承的非凡才华,如同松楼一般,独立于众人之上。接着,“知天得肯綮,胸次罗九垓。”则进一步赞扬林惟承的见识广博,犹如能洞察天地万物的智者。

“文章出馀绪,炳焕干斗台。”这里将林惟承的文章比作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斗台,象征着他的作品将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紧接着,“德足为国华,敛之在灵台。”则高度评价林惟承的品德高尚,足以成为国家的瑰宝,其道德修养深藏于内心深处。

“有如潭中龙,蜚动需春雷。”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将林惟承比作深潭中的龙,等待着春雷的召唤,展现出他潜在的力量和期待施展抱负的雄心。最后,“安成山南北,杞李连台莱。”则以地理景观象征林惟承的影响力,如同山川相连,杞李并生,预示着他的事业将遍布四方。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对林惟承个人才华和品德的赞赏,也寄托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巧妙运用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黄佐
朝代:明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猜你喜欢

重阳前一日林希平民部招饮丛桂山房时桃花与菊并开亦奇事也诗纪之二首·其二

地主多招赏,花神故献奇。

林风吹旷莽,海月照涟漪。

秉烛因清夜,移樽傍曲池。

茱萸明日酒,孰与此中宜。

(0)

屡丰亭看山五首·其三

孤亭山下出,四野坐中看。

缥缈丹霞度,参差绿树攒。

松闻风淅历,竹报日平安。

扫石俱堪坐,羁愁但自宽。

(0)

海虞十二景·其四两湖浮镜

玉匣谁开镜,寒光对郭分。

双涵沧海月,半度具区云。

钓艇烟笼棹,莲舟绿映裙。

歌声随处起,偏动旅中闻。

(0)

闻失广宁志愤·其二

万马云屯结柳营,奴人曾是敢纵横。

城池无恙犹堪守,风鹤未闻已自惊。

忽把封疆轻敝屣,从劳宵旰寄长缨。

谁人秉钺成腥土,首揭藁街恨未平。

(0)

十禽言·其六

麦饭熟,麦饭熟。

剥喙不到门,褦襶不出屋,私债已完官租足。

常掉臂,常鼓腹。快活三,麦饭熟。

(0)

侯令博罗获上信下两年如一日矣公门桃李药笼参苓四境无弃物者独知之契物外之交惟萱一人实徼福焉一旦惠赐表庐曰圣世人龙何物老圃能无愧色而侯过情之誉有加无已复不惜綵毫更题啸傲烟霞一榜永光衡泌且贶以珠玉不一而足谓为老圃真面目以传老圃之神岂抱瓮荷锄者亦有葑菲可采乎九顿拜嘉即悬于百尺楼头喜而欲狂步侯来韵勉短赋谢珠玉在前不辞形秽·其二

残山剩水白云居,敢谓曾焚学士鱼。

探奇忽驻彝门驾,问字同翻宝椟书。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